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在近日舉行的大選中以明顯優勢勝出,取得該黨自1987年以來的最大勝利。在“脫歐”路上掙扎3年之后,英國能否如約翰遜所言,因為這場提前到來的選舉而迎來“新的黎明”?
邁出關鍵一步
新鮮出爐的大選結果一掃籠罩英國多時的陰霾。在當地時間12月12日舉行的英國議會下院選舉中,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獲得絕對多數席位。
“這一結果可能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在這個時代,英國在‘脫歐’上無法下定決心、團結一致,歐盟因此感到困惑而沮喪。”英國《金融時報》稱。此前,歐盟與英國前任首相特蕾莎·梅談判達成的“脫歐”協議被英國議會下院三次否決。今年6月,特蕾莎·梅黯然辭職,從她手中接棒的約翰遜隨后與歐盟敲定一份修正協議,但依然難以在議會成功“闖關”。
為了擺脫“脫歐”窘境,約翰遜于9月提出動議,要求提前大選,以期恢復保守黨在議會下院的多數席位。一番波折之后,英國議會終于在10月底通過提前大選動議。
“這次大選很不尋常,它更像是一場‘脫歐’選舉。”如英媒所言,這場被視為英國自二戰以來“最重要的選舉”,從一開始就與“脫歐”緊密掛鉤。約翰遜在選舉前承諾,如果保守黨贏得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席位,將在2020年1月31日之前讓英國退出歐盟。
《金融時報》刊文稱,約翰遜的勝利讓“脫歐”的不確定性迅即消失。美聯社指出,自7月上任以來,約翰遜領導的是一個少數派政府,而最新的大選結果為他提供了推動“脫歐”協議獲得議會通過的新動力。
“保守黨此次獲勝是將‘脫歐’進程向前推進的關鍵一步,這意味著約翰遜的‘脫歐’主張在議會通過會比較順利。”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向本報記者分析稱。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認為,隨著大選落幕,英國“脫歐”的大方向已經明確。“保守黨尤其是約翰遜較為準確地捕捉到民意變化,不僅在競選中將‘脫歐’作為最重要的議題,而且打出‘硬脫歐’和‘快脫歐’兩張牌,符合當前英國社會要求盡快‘脫歐’的主流民意。”
未來并不輕松
保守黨大獲全勝,英國“脫歐”是否就此進入“快車道”?答案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崔洪建認為,在英國國內,約翰遜至少面臨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團結保守黨內力量,就其提出的‘脫歐’路線形成共識、贏得支持。二是妥善解決蘇格蘭問題,避免蘇格蘭獨立公投問題帶偏英國‘脫歐’進程。”
在此次大選中,蘇格蘭民族黨獲得蘇格蘭59個席位中的48個,結果好于預期。12月13日,該黨領導人、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要求再次舉行獨立公投。繼2014年9月蘇格蘭就是否脫離英國舉行公投之后,“脫英獨立”的呼聲從未消退。
約翰遜表示,他不會支持斯特金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的計劃。如路透社所言,二人在大選獲勝數小時后就發生沖突,讓人不免擔心蘇格蘭獨立問題是否將為英國“脫歐”蒙上陰影。
英國與歐盟即將開啟的經貿關系談判同樣面臨挑戰。按照保守黨承諾,在英國與歐盟“離婚”之后,英國將在2020年底“脫歐”過渡期結束前與歐盟達成一份貿易協定。不過,歐盟方面已經暗示,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談成一份雙方滿意的貿易協議,這個目標“不切實際”。
“約翰遜需要通過談判,盡量安撫英國國內‘留歐派’民意,同時考慮英國工商界利益,不能使未來與歐盟的經貿安排過度影響英國經濟。而歐盟不希望達成一種讓英國獲得過多好處的經貿安排,否則就會鼓勵歐盟其他成員國走上類似的‘脫歐’道路。”崔洪建分析稱,英歐雙方的談判目標和心理預期差異很大,這場談判的開局不會比“脫歐”談判更輕松。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刊文指出,英歐未來的貿易關系談判將比“脫歐”程序談判更為艱巨復雜。“脫歐”派最響亮的理由是英國可以“擺脫歐盟枷鎖,收回掌控權”。但事實是,如果想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英國從生產規則到勞工權益都要受歐盟現行法規的制約。
社會分裂難愈
不斷加劇的“脫歐”拉鋸戰讓英國疲憊不堪。英國《衛報》稱,在此次大選之前,傳統的政黨忠誠性似乎已經因為“留歐”與“脫歐”之間的分歧達到崩潰邊緣。
另有分析認為,圍繞“脫歐”的政治博弈正在加劇“聯合王國”的離心力。蘇格蘭民族黨打出“二次公投”口號,北愛爾蘭分離主義的敏感神經受到觸動,威爾士的分離運動近來也“嶄露頭角”,國家分裂的隱患層出不窮。
獲勝之后,約翰遜發表講話,承諾將結束圍繞英國“脫歐”的激烈爭論,敦促英國“讓愈合創傷的工作開始”。美聯社報道稱,約翰遜還向希望留在歐盟的英國人伸出橄欖枝,稱將尊重他們的“親切感”,并與歐盟建立新的伙伴關系。
“‘脫歐’公投撕裂了英國,隨即而來的府院之爭、各黨之爭、政黨內部之爭讓英國社會處于分裂與重新整合之中。”丁純認為,大選結果并不意味著英國社會的矛盾已經彌合,無論是統一內部意見還是與歐盟討價還價,都需漫長過程。
崔洪建也認為,除了具體可見的難題之外,約翰遜政府還面臨“脫歐”留給英國政治的創傷和英國社會的分裂,這是難以輕易治愈的。“‘脫歐’使英國原本引以為傲的政治體制在現有社會變化和民意變化面前顯露疲態。‘脫歐’公投是以直接民主形式決定國家大政方針的一種非常規政治操作。在此之后,英國政府和議會進入無休止的纏斗,暴露出英國現有政治體制的很多問題,即一些經驗或許已經過時,現有體制不足以應對新的政治環境和國際環境。”
如今,英國重新迎來一個在議會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強勢政府,過去3年多的混亂與無力能否就此改變?顯然,擺在約翰遜政府面前的難題不只有如何順利“脫歐”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