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戲曲人物畫、水彩紙本、面具裝置、雕塑、戲曲動畫……11月2日,在北京繁星戲劇村開幕的“對戲-京韻當代藝術巡展”上,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生動詮釋著傳統戲曲的魅力。
本次巡展是第六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的活動之一,展覽在一場特別的現代舞互動表演中拉開序幕,兩位舞蹈演員用肢體語言演繹了《霸王別姬》的故事情節,如泣如訴的音樂,古典與現代風格的繪畫作品環繞,整個展廳營造出了沉浸式的藝術氛圍,這種用“當代理念”來致敬經典的藝術創作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舞者用現代舞的方式演繹《霸王別姬》。新華網 王志艷 攝
“這次巡展我們邀請了不同文化背景的8位藝術家,共同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提取戲曲中京劇藝術的美學內容。”本次巡展的總策劃、繁星戲外藝術中心副總經理任曉凡介紹,藝術家們運用當代藝術的語言,對戲曲藝術進行了實驗性的融合創新,創作了戲曲人物畫、水彩紙本、面具裝置、雕塑以及戲曲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作品。
記者在展覽上看到,李文培的《四郎探母》、郝儷的《戲里戲外》、林劍峰的《兔女郎》、馬馳的《霸王》、王成宇的《戲說》、鐘憶雪的《思凡》、周星的《變奏》以及鄒四維的《最后的演出》等作品,呈現了藝術家對于京劇藝術“未來視覺理念”的一種解構性探索。
藝術家郝儷參展作品《戲里戲外》(主辦方供圖)
藝術家鄒四維參展作品《最后的演出》(主辦方供圖)
81歲的當代水墨大家李文培是本次參展年紀最長的藝術家,他曾擔任《紅燈記》《紅色娘子軍》京劇及電影的美術設計,一生參與創作了多部經典之作。此次展出了他的《老軍》《引福驅邪鍾旭君》等多幅作品。
藝術家李文培參展作品《引福驅邪鍾旭君》(主辦方供圖)
長年致力于中國戲曲人物畫創作,在他看來,“畫”與“戲”在味道上是共通的,京劇的韻味和水墨的韻味有異曲同工之妙。接受記者采訪時,李文培說,他的愿望就是把戲曲和水墨這兩種國粹結合起來,在新的時代用新的處理手法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對于本次展覽中跨界實驗性的戲曲主題作品,李文培表示贊賞,“現代藝術的優勢是很直白、個性化,一部分有先鋒意識的人在做這方面的探索,雖然小眾,但非常值得肯定。”
新媒體藝術家周星帶來的參展作品《變奏》汲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如食物、餐具、交通工具等,勾畫組合出極具現代藝術感的京劇“臉譜”。“戲曲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在于它的扮相、服裝等,更在于它的創作方法,這也給了其它藝術形式豐富的創作靈感。”周星說。
新媒體藝術家周星參展作品《變奏》(主辦方供圖)
第六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及本次巡展由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主辦,繁星戲劇村戲外藝術中心承辦。意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實踐文化創新和引導市民文化消費。展覽將從2019年11月2日持續至12月30日。(記者 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