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互聯網醫藥健康赴美上市第一股111集團推出了高端訪談節目“111 Insights”第三期。節目中,主持人111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峻嶺與通和毓承資本管理合伙人朱青生,以及GMP藥品創始人、管理合伙人葉青兩位嘉賓就老齡化社會的健康需求與管理、醫療健康服務系統管理、醫療資源地理分布等方面探討了中國醫療健康管理的痛點與解決方案。
當前,中國社會正在快速地進入老齡化階段,這對醫療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特別是日常快速續方,以及優質醫療資源的獲取等,在當今的市場條件下,“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應用將為老齡社會的醫療行業創新與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
劉峻嶺認為,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管理的需求越來越大。111集團主要通過互聯網和科技手段,從患者教育、藥物依從性、續方三個方面專注于慢性病管理。比如借助CRM系統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通過互聯網醫院,醫生可以直接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臨床情況,同時,患者可以快速續方,無需再到醫院掛號排隊。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患者保持病情穩定或者持續改善健康水平,還能為國家節省醫保支出。
朱青生對111集團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表示認同。他指出,美國醫療健康系統和中國的截然不同,在美國,保險公司是整個醫療健康生態系統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而在中國,最大的醫療保障來自政府,公立醫院是主要的醫療服務提供者,但好的醫院和資源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在他看來,這樣的國情給111集團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利用能與患者直接對話的優勢,111集團可以幫助患者更經濟地獲取更好的藥物。通過信息透明化,消除中國目前存在的不同地區間藥價相差過大的情況。這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能夠帶來的改變和創造的價值,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葉青表示,當下,“互聯網+醫療健康”在中國雖是個新領域,但基于年輕人網上購物的趨勢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痛點,會促使人們對111集團這樣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產生巨大的需求,他們需要這樣的平臺來最小化醫療資源地理分布不均的問題,以獲取更好的醫生和藥品等資源。
本期節目中,朱青生和葉青兩位嘉賓分別從資本、醫藥行業角度分析了“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價值,并指出了以111集團為代表的互聯網醫藥企業面臨的戰略機會點。
目前,整個“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處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國家正從多方面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的推廣應用掃清障礙,如將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推動處方外流并要求各地建立統一的線上處方流轉平臺,同時從立法層面率先為網售處方藥解禁等等。
“111 Insights”高端訪談節目由111集團于8月正式推出,111集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長于剛博士和111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峻嶺分別擔任主持,以訪談的方式,與多位醫藥行業企業家、投資者和專業人士等,就當前醫療健康行業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向世界介紹中國新醫改成就,傳遞中國醫藥(13.04 +0.15%,診股)健康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