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秀林”建設者的使命擔當——從塞罕壩到雄安新區

發布時間:2020-04-02 16:14:32  |  來源: 新華網  

春風送暖,草木蔥蘢。在雄安新區“千年秀林”驛站周邊,高挑的旱柳吐出新芽,挺拔的油松郁郁蔥蔥。這里是雄安新區9號地塊一區造林項目,面積1萬畝。

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工程第一棵樹在9號地塊一區植入沃土。如今,登上驛站二層平臺遠眺,大片叢林一直延伸到視線盡頭。

31歲的黃雪晨對森林充滿了感情。他說,目前新區總造林面積已達31萬畝,樹種達200多個。

黃雪晨2012年從河北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畢業后,一直在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千層板林場擔任施工員、技術員。

2017年4月1日,設立雄安新區的消息傳遍大江南北。次年2月份,黃雪晨懷揣著夢想和激情,向上級單位遞交了參與雄安新區建設的申請。通過面試后,正式加入新區生態建設大軍。目前他是9號地塊一區造林項目負責人。

黃雪晨說:“我報名來雄安新區的時候,全國各地正在學習塞罕壩精神。來到新區發現,這里更有挑戰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接觸各行各業的精英,能提高自身水平,讓生命、事業更加豐富多彩。”

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緣。1962年,為了遏制“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形勢,國家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并配備一支369人的隊伍,這支隊伍來自全國18個省市,平均年齡不到24歲。

半個多世紀來,三代塞罕壩人用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軀,在茫茫荒原上造林112萬畝,筑起為京津阻沙涵水的“綠色長城”,成為“生態文明建設范例”。

“作為第三代塞罕壩人,我想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在塞罕壩的工作經歷,全部投入到新區建設中。”黃雪晨說,到新區后,他參與了10萬畝苗景兼用林、2018年秋季造林、2019年造林等項目。

黃雪晨說,先植綠、后建城,是雄安新區建設的一個新理念。如今在雄安這片熱土上,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當地村民說,隨著樹木增多,森林里野雞、野兔、刺猬也常見了,就連多年不見的小蜥蜴也回來了。

“我有幸見證了雄安新區31萬畝林地、約1500萬株樹木拔地而起,用最美的青春見證了層林盡染。”黃雪晨說。(曹國廠 高博)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2014-2020  經濟新聞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