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實現差異化配置 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提供資金

發布時間:2020-07-30 13:22:06  |  來源:光明網   

7月17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50%以上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可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

從5%的投資比例上限,經過十年的時間,逐步放寬到30%,到現在進一步放寬至45%。監管意圖明確,一是引導保險資金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二是積極發揮保險機構作為資本市場重要機構投資者的作用。

投資比例監管不再“一刀切”

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及風險狀況等指標,《通知》確定了八檔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其中,達到最高標準“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50%以上的”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余額可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而保險公司“上季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時”,則立即停止新增權益類資產投資。

“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實行差異化監管比例,改變以往監管政策‘一刀切’和‘差公司生病、好公司跟著吃藥’的情況。”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通知》可以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更多資本性資金,對市場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若僅考慮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這一指標,按照一季度末的數據,在其梳理的168家保險公司中,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可達45%的有33家,可達40%的有8家,可達35%的有26家,維持在30%的有36家。中國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人壽、人保財險、太平財險等行業大中型公司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上限將由原來的30%提高到35%。

當然,也有少數需要調降投資規模的保險公司。天風證券研報顯示,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降為25%的公司有45家,降為20%的有18家,降為10%的有2家。

“部分保險公司需要執行較低的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從這些公司現有資產配置看,實際涉及調降規模的公司數量并不多。”上述負責人表示,對于少數需要調降投資規模的保險公司,《通知》設置了較為靈活的過渡期安排:一是現有投資超過規定配置比例的,應當在12個月內逐步調整到位;超過集中度比例的,不得新增相關投資,但無需賣出。二是對處于風險處置的保險公司,銀保監會將綜合考慮公司實際和外部環境,按照“一司一策”的原則,制定更為穩妥的比例調整和過渡期安排方案,平穩有序處理。

此外,《通知》還規定,因償付能力大幅下降、監管處罰、突發事件、市場變化等情況導致超比例的,保險公司應當在6個月內調整至滿足監管規定;如市場波動較大或有可能引發較大風險時,可申請延長調整時間。

總體來看,《通知》已經綜合考慮不同情況,均設置了相對較長的過渡期,避免對市場造成不利影響。

上市險企釋放資金超萬億元

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實行差異化監管比例,究竟能帶來多少增量資金呢?

從資金量龐大的上市險企的情況來看,根據2019年各上市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總資產數據計算,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五家上市險企將分別釋放權益投資空間4496.1億元、4753.7億元、3127.8億元、1457.7億元、1640.1億元。

從行業來看,招商證券推測,保險機構權益類投資比例每增加1個百分點,將帶來近千億元資金。截至一季度末,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余額為4.38萬億元,占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的22.57%。其中,長期股權投資1.95萬億元,占比10.05%;股票1.54萬億元,占比7.95%;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0.54萬億元,占比2.76%??梢?,在保險機構的權益類投資中,股票投資、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投資分別占權益投資的35.16%和12.33%,合計占比為47.5%。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 19.7萬億元,其中,股票和證券投資占比為13.25%。招商證券研報推算,同期,保險機構股票投資規模可能達到1.6萬億元,占同期全部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6.42%。以目前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9.7萬億元為基礎,保險機構權益投資比例每增加1個百分點,則有望為資本市場帶來約935億元資金。其中,包括直接股票投資增量資金692億元和通過基金投資的間接增量資金243億元。

不過,“近20萬億元險資整體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提升十分有限。經我們測算,差異化監管下險資總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由原先的30%僅提升至30.9%,實際增量貢獻非常有限。”國盛證券分析師馬婷婷認為,《通知》意圖更多在優化結構,引導保險公司開展審慎投資和穩健投資。

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更多資金

從《通知》內容來看,確實還提出多方面要求,特別是引導保險公司開展穩健投資,切實防范投資風險。比如,在投資理念方面,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原則,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在配置策略方面,明確保險公司應當根據上市和非上市權益類資產風險特征,制定不同配置策略,強化投資能力建設,重點配置流動性強、業績較好、分紅穩定的品種;在投后管理方面,規定保險公司應當設置專門崗位,配備專職人員,切實加強投后管理;在資產分類方面,要求保險公司應當嚴格遵守資產分類的監管要求,按照不同類別資產的風險因子,準確計算償付能力充足率。

“這次差異化的政策松綁,預計短期的信號意義強于實質意義。實質意義是更注重長期服務于資本市場的改革,為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更多資本性資金,真正發揮長期資金的資本市場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截至一季度末,險資持股市值達到1.2萬億元,在機構投資者中排名第四,除了排名第一的一般法人外,排名第二、第三的基金和陸股通與險資占比相差不大,三者分別占5.58%、4.64%和4.50%。

另外,上述人士表示,對保險公司來說,此次調整將有助于保險公司化解低利率環境下的利差損問題,通過加大優質資產投資,如高分紅標的與舉牌行為,減少周期性的波動。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中保險資金動作頻頻。截至7月14日,保險公司舉牌次數已達16次,超過2019年全年的10次。其中,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廣核電力、中國光大控股、大悅城、國創高新、顧家家居等11只股票備受險資青睞。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當前通過分類監管和適度提高投資比例,意圖引導保險公司開展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審慎投資,推動權益投資回歸服務保險保障業務的本源,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付秋實)

關鍵詞: 權益類資產 上市險企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