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也是軟實力和競爭力。山東省日照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強調,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必須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改革發展的新突破。從今天起,日照新聞推出“學先進 找差距 強作風 聚力營商環境大飛躍”專欄,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題報道各級各部門開展大討論,對標先進找差距、補短板,錘煉過硬作風的具體舉措,促進日照市盡快在營商環境上實現大飛躍。
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戰略背景下,營商環境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投資企業的走向,決定城市的未來。在營商環境和政府服務的持續優化上,日照一直在努力,但是對比先進地區,日照又存在著哪些差距?
“今年7月份,我到深圳開展招商活動,和企業家座談交流,深圳營商環境可以用很多形象的關鍵詞來形容:‘專業’‘高效’‘秒批’‘零成本’‘不見面審批’等等。感觸最大的就是深圳秉承企業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的原則,形成了完善的流程和制度體系,真正做到了‘有求必應、無需不擾’。” 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曹臨說。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去年以來,市發改委牽頭先后推出了優化營商環境100條、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0條以及信用體系建設32條,各有關部門也結合實際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政策不可謂不多,措施不可謂不硬,但政策執行效果不盡人意,特別是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不高的問題比較突出。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盧東磊認為,主要是政策宣傳解讀不到位,措施落實落地不到位。“從更深層次追根溯源,一是愿不愿服務、想不想服務的問題。各級各部門及工作人員是積極主動服務,還是被動應付?是發自內心、設身處地為企業家服務,還是走走形式、冠冕堂皇服務?二是能不能服務、會不會服務的問題。這體現了各級干部專業化水平。對政策是略知一二、淺嘗輒止,還是熟知政策、融匯貫通。”
奪取“雙勝利”、打贏“收官戰”,必須堅持把作風建設作為開山斧和先手棋。勇于直面問題、善于解決問題、敢于亮出問題,既要立足于早、著眼于快、落腳于好,又要敢于刀刃向內,善于學習借鑒,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推動改革發展的新突破。
“迅速開展營商環境大討論,盡快形成重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的氛圍和聲勢。”盧東磊表示,近期,市發改委將全力配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營商環境調研質詢,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深入抓好政策措施宣傳解讀,通過讓全社會知曉、全社會監督,倒逼政策落實落地。持續抓好追蹤問效,建議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堅持全覆蓋、零容忍,盯住作風不放松,對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該通報的通報,該問責的問責。
“向深圳看齊,與先進對標。”曹臨表示,要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結合穩外貿穩外資和保市場主體工作,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五星級服務”。加快打造專業隊伍,提高服務企業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深入開展產業研究,理清日照市重點產業的產業鏈上下游重點招商企業,繪制招商產業地圖、企業名錄。營造公平高效環境,堅持外商投資服務大使和招商服務專員機制,支持內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政府采購、基建投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日照扎根,與日照共同成長。(李臻 莊仕琪)
關鍵詞: 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