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看一下,我身上這件羊絨大衣,水波紋面料的,有五個顏色,錯季下手最合適啦。”7月28日,在清河縣米雪絨羊絨制品公司直播間,銷售總監兼主播田亞一邊與粉絲互動,一邊展示著各式服裝。在一旁的電腦桌前,一長串新接的訂單即時打印出來,隨后由工作人員匹配衣物打包發貨。
32歲的田亞之前是位全職媽媽。孩子長大后,要強的她萌生了打工賺錢的想法,卻因學歷不高且工作經驗不足,幾次嘗試也沒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去年,她偶然得知清河縣成立了免費教學的主播孵化基地。經常在網上購物的她對“網紅”直播帶貨并不陌生,當即決定前去試試。通過一個多月的認真學習,她初步掌握了直播銷售技巧,基地推薦她去一家羊絨服飾門店做了3個小時主播。
“第一次對著手機鏡頭很緊張,既怕介紹不好顧客不感興趣,又怕說錯了顧客買后不滿意。雖然只賣了幾件,但最終吸引了近千名網民圍觀,第一步總算是邁過去了。”談起第一次上鏡,田亞至今感觸頗深。
在主播孵化基地老師的指導下,田亞在鏡頭面前越來越自如,很快便發展了20多萬名粉絲,直播帶貨的能力越來越強,成了眾多企業爭搶的“香餑餑”。隨后,她接過了米雪絨羊絨制品公司伸出的橄欖枝,現已走上了銷售總監的崗位,牽頭組建的專業網絡直播隊伍日均銷售羊絨服飾1000多件。
去年以來,面對蓬勃興起的“網紅”帶貨新趨勢,清河縣以羊絨產業為依托,建立電商直播基地和主播孵化基地,著力發掘培育本地的電商主播人才。免費提供專業培訓和指導,免費提供直播場地和設備,積極推薦新培育的主播與各大羊絨制品供貨商“配對”。同時,出臺一系列扶持激勵政策和措施,包括成立直播協會,組織23家企業參加河北服企“網紅”對接會,給予符合條件的直播機構3年全額房租補助,年實際成交額超5000萬元的給予30萬元獎勵等。
目前,在清河縣羊絨小鎮和周邊的淘寶村,活躍著3000多名“主播”,包括粉絲近千萬的“清河李哥”等知名“網紅”。一場精心準備的直播活動,雙面尼大衣銷售量能達到1000至2000單,羊絨衫褲則能達幾千到上萬單,極大地帶動了電商銷售額的提升,在疫情背景下出現了淡季不淡的可喜局面。據該縣羊絨小鎮大數據中心監測顯示,上半年該縣網絡零售額達434416.8萬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參與直播的商品數為33284個,零售額93240.2萬元。
“我們將持續厚植沃土,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創條件、搭舞臺,不拘一格用人才,更好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為產業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清河縣委書記王俊紅表示。( 王永晨 宋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