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期貨價格再創年內新高,核心因素在于下游需求回升。不過,考慮到潛在的供應壓力和當前期貨價格的估值水平,我們認為螺紋鋼期價上漲空間受限。
需求走出低谷
螺紋鋼價格的漲跌是由需求變化決定的,這從歷次行情中也得到了驗證。我們對未來一段時間螺紋鋼的需求比較有信心。
一是從較短周期來看,隨著梅雨天氣結束,螺紋鋼下游需求走出谷底。數據顯示,4、5月份,單日全國建材成交量均值分別約為23.5萬噸和24.4萬噸,而6、7月份,單日全國建材成交量均值分別約為21.4萬噸和21.8萬噸。梅雨對螺紋鋼需求的壓制已經結束,這意味著螺紋鋼需求大概率環比上升。本周一,全國建筑鋼材成交量突破30萬噸,創出6月份以來單日最大成交量,證明下游需求確已走出低谷。
二是今年的梅雨季節呈現“入梅早、出梅晚”的特征,在南方多個省份造成洪澇災害。據應急管理部統計,主汛期(6月1日)以來,截至7月末,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區、市)5481.1萬人次受災,4.1萬間房屋倒塌,36.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因此,災后重建也會增加一部分螺紋鋼需求。
我們認為螺紋鋼需求最差時段已經過去,雖然高溫天氣對下游需求有一定影響,但我們對于8月份的需求持謹慎樂觀態度,尤其是8月下旬以后,高溫天氣逐漸消退,下游需求將明顯增加。
供應壓力仍在
螺紋鋼生產分為電爐生產和高爐生產。高爐生產整體平穩,電爐生產節奏較為靈活。而無論是高爐生產還是電爐生產都受到噸鋼利潤和行業政策的調節。今年,行業政策整體穩定,沒有對鋼材生產構成明顯影響,噸鋼利潤成為調節高爐和電爐生產的核心指標。從產能利用率來看,6月中旬以來高爐和電爐開工均出現一定下降。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最近一周螺紋鋼產量為387.59萬噸,明顯低于6月最高值。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鋼材出口量較去年同期減少570萬噸,進口鋼材較去年同期增加152萬噸。也就是說,上半年鋼材供應增加772萬噸。此外,上半年鋼坯進口量較去年增加超過500萬噸,其中6月單月進口量248.4萬噸。從絕對量來看,上半年由于進出口因素造成的資源供應量接近1300萬噸,對于國內供應構成的壓力值得警惕。
期貨估值偏高
通過以上梳理,我們認為需求轉好將推動鋼材價格走強,而供應量過快增長又會壓制鋼材價格。因此,當前的螺紋鋼期貨估值比較關鍵,可以通過螺紋鋼基差變化來判斷估值。從基差來看,當前2010合約與現貨基本平水,而1910合約、1810合約、1710合約歷史同期的貼水幅度都在200元/噸以上。也就是說,2010合約估值水平高于往年同期。
綜上所述,需求回升是推動螺紋鋼期貨價格上漲的核心因素,但潛在的供應壓力仍然存在,同時期貨價格相對現貨價格也存在高估嫌疑。對于投資者來說,高位追多風險大,回調可做多。(夏學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