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7月“翻身”行情之后,當前增量資金流入的支撐減弱,預計快速反彈行情暫告一段落。考慮到下方有基本面回暖和宏觀流動性的支撐,8月股指整體將呈現振蕩走勢。
從增量資金來看,公私募以及北向資金流入放緩甚至是流出。目前公私募基金倉位普遍高企,進一步提升倉位空間有限。截至7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9.11%,整體處于中高倉位。具體來看,倉位在五成及五成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達94.7%。其中,18.52%的私募處于滿倉狀態,八成以上(不含滿倉)倉位的私募占比為52.91%。截至7月31日,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倉位中位數分別為90.7%、89.2%,已超過88%的倉位“魔咒”。
北向資金近期也波動加大,在股指上漲至階段高位之后,開始兌現浮盈減倉。近一個月北向資金以凈流出為主,其中,北向資金在7月14日單日凈賣出173.84元,創下歷史最大單日凈賣出額。
另外,8月大小非減持和新股發行提速可能對市場帶來考驗??苿摪?—8月解禁總規模超過35億股,大漲過后,科創板估值明顯高于其他板塊,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通信等行業股票減持壓力較大。此外,目前新股發行供應集中在科技、醫藥醫療等行業,這些行業可能面臨資金壓力。
此外,在美國大選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暴發的背景下,特朗普為博取支持率,在對華關系上頻頻制造障礙,以轉移美國國內的注意力,這些海外影響因素也會對股指造成利空影響。
從技術上看,滬指面臨3450—3580一線的強阻力,在成長風格演繹至極致,周期風格前景并不明朗的情況下,市場缺乏主力帶領大盤向上突破。
從宏觀流動性看,貨幣政策盡管邊際收緊,但總體仍維持相對寬松。在中小企業景氣度較差、就業情況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不宜大幅收緊。近期央行頻繁逆回購投放短期資金,Shibor基準利率企穩,表明利率水平已回到政策合意水平。
總體而言,現在股指向上缺乏進一步的催化劑,向下的空間也不大,預計8月將維持區間振蕩的走勢。(曾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