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彩妝顏值“炸裂”!近期在各大社交平臺,從毛戈平合作故宮的腮紅粉餅,到ZEESEA聯名大英博物館的眼影盤,再到將大都會博物館、探索頻道、電視劇《一吻定情》一網打盡推出的完美日記,最近你一定沒少被國產美妝品牌推出的“聯名款”刷屏。
借文物、動物、影視元素完成包裝顏值的蛻變,讓網友直呼“洗眼睛”。“國貨之光”背后,是正在被看見的巨大價值潛能。據今年天貓618的數據顯示,當天銷售的第一小時里,成立才兩年的完美日記美妝銷量跑贏歐萊雅等國際大品牌,其中僅聯名探索頻道推出的探險家眼影盤就賣出4.4萬盒。就在不到一周前,借力于此的完美日記新一輪融資估值達到69億元人民幣。
而國貨美妝完成“便宜實惠”到“物美質優”華麗轉身的密碼都指向同一個新興產業——品牌授權。全球授權展·中國站(以下簡稱LEC)將于7月24日至2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吸引800多個熱門IP參展,覆蓋動漫形象、影視、文博藝術、游戲、出版、企業品牌、體育等全行業授權類別。
在業界看來,影視行業IP改編風潮過后,或許是時候以大文化的理念,重新審視IP所蘊藏的商業價值與文化傳播價值,通過有效的內容開發、產業布局,為文化創意產業貢獻新的增長空間。
2018年全球被授權產品零售總額排行榜中國位居第五,達到95億美元,6.7%的增速持續保持領先。
國妝品牌已占據化妝品市場的“半壁江山”。一些國妝老品牌通過跨界合作,俘獲了消費者的“芳心”。
“這次電商‘6·18’促銷,我‘購物車’里化妝品最多,夏季必備的防曬噴霧,常用的化妝水、面霜、面膜,剛被‘種草’的修容粉餅等,我都選購了不少。”
“90后”魏歐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實習護士,潔面,擦精華液、面霜、防曬霜,化妝,這是她每天早上出門前必做的“功課”。
“護膚和化妝像洗臉刷牙一樣,早已成了生活習慣。”魏歐說,“小時候,外婆、媽媽的梳妝臺上只有一瓶友誼牌雪花膏,現在的化妝品真是琳瑯滿目。”
細看魏歐的“購物車”,護膚類化妝品多是國產品牌:“曾有一段時間,我喜歡嘗試歐美、日韓的品牌。但隨著自己中醫藥美容知識的增加,買化妝品我更看重成分和功效,‘草本化妝品’很適合我的膚質。”
如今,“美麗消費”增長強勁,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化妝品類零售總額增長10.9%,繼續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隨著我國國產化妝品品牌的質量提高,一些大眾國產品牌在化妝品市場的份額明顯提升。
“改革開放40年來化妝品行業保持兩位數的復合增長率,充分顯示了其作為朝陽行業的潛力。”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陳少軍說。
國貨美妝銷量快速攀升。 百雀羚已經連續三年在淘寶“雙11”促銷中獲得美妝類銷量冠軍,2018年其“雙11”銷售額高達2.94億元。今年的“6·18”年中促銷前夕,很多國 產化妝品品牌在天貓商城集中上新品,把握上半年最重要的銷量增長機會,其中不乏一批原生于線上、通過電商平臺成長起來的新銳品牌。
國貨美妝產品更加多元。美加凈聯合大白兔推出了奶糖味唇膏;六神推出與RIO合作的花露水風味雞尾酒;百雀羚與故宮推出中國風限定梳妝禮盒……國妝老品牌通過跨界合作,俘獲了很多消費者的“芳心”。
據騰訊5月發布的2019年《國貨美妝洞察報告》顯示,從市場份額來看,國妝品牌已占56%的市場份額;從消費者購買意愿來看,42%的消費者更愿意選擇國貨美妝品牌,九成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再次購買國貨美妝。
上海百雀羚集團市場部負責人費琪文說:“近年來,我們明顯感覺消費者從國際品牌開始趨向國貨。一方面是因為國內企業更注重研發和品質,另一方面是國內企業更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有中國文化味的商品更能打動消費者。”
一些化妝品企業通過并購來豐富產品品類,布局更多目標人群與細分市場,進而形成集團優勢。
“近年來,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但仍存在小、散、亂等問題?;瘖y品行業整體競爭力與歐美、日韓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國內化妝品行業要奮起,需要行業共同努力,進一步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上海市藥監局副局長郭術廷說。
我國化妝品市場潛力巨大。
到2022年,中國美妝和個人洗護市場的規模預計將達到5000億元。對比歐美、日本,中國的美妝與個護市場人均消費還比較低,國貨美妝未來的增長空間是巨大的。
目前,國際美妝品牌多是集團“作戰”。日化用品行業進入壁壘相對較低,產品同質化導致用戶黏性較低,單一品牌難以在全品類競爭中勝出,因此各大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并購來豐富產品品類,布局更多目標人群與細分市場,進而形成集團優勢,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