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8月12日上市以來,20號膠期貨已經在上期能源掛牌上市滿一周年。據記者了解,作為國際化品種,20號膠期貨采用“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同時與天然橡膠期貨、期權以及標準倉單交易一起,構成了完善的天然橡膠衍生品序列。
可以說,20號膠期貨對于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境內外客戶參與,服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提升中國天然橡膠的市場定價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正值上市一周年之際,20號膠期貨運行情況如何?功能發揮是否完善?橡膠產業格局變化以及未來發展方向在哪兒?市場專家就此進行了作答。
不斷提高20號膠期貨市場服務能力
據上期能源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號膠上市后,從價格相關性來看,與境內外期現貨市場保持高度相關,價格緊密聯動。研究顯示,20號膠期貨與上期所天然橡膠期貨的價格相關系數為0.90,與青島保稅區現貨均價相關系數為0.94,與新加坡20號膠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7.
從交易規模來看,據FIA統計,上期能源20號膠期貨成交量領先于新加坡與日本市場的同類品種,在全世界農產品衍生品市場中排名第50位。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20號膠期貨累計成交222.61萬手,累計成交金額0.22萬億元,日均成交量1.05萬手,日均成交額10.26億元,日均持倉量2.89萬手。
從運行情況來看,在庫存方面,20號膠期貨庫存穩步增加,截至6月底,累計生成期貨保稅標準倉單50370噸;在期貨交割方面,今年2月24日,市場各方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順利完成20號膠期貨首次交割。截至6月底,共計交割6.5066萬噸,交割金額約5.43億元,月均交割量逾1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上期能源不斷優化20號膠的市場服務能力。通過引入15家做市商,不斷提升合約連續性,合約結構從上市初期僅一個合約活躍轉變為近月2—3個期貨合約活躍,方面了產業客戶的參與。同時還面向社會征集符合條件的20號膠指定交割倉庫,擴大20號膠期貨的交割庫容。截至目前,20號膠指定交割倉庫核定庫容為4萬噸。
除此之外,上期能源在今年還減免了20號膠期貨的交割手續費,并降低了交易手續費。自2020年4月10日起至2021年1月8日,原油與20號膠期貨交割手續費標準暫調為零;自2020年7月7日起,20號膠期貨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有10元/手調整為3元/手,日內平今倉交易免收交易手續費。另外,還有調整保證金及漲跌停板幅度、更新注冊商品包裝等。
對于下一步的工作,該負責人介紹,一是深化產業服務,根據天然橡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化的業務培訓,進一步提升企業合理運用期貨工具的能力水平;二是做精做細產品,根據市場發展與產業客戶需要完善合約規則,降低交易成本,擴大交割資源,優化倉庫布局,提高運行效率,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功能;三是堅持20號膠期貨與天然橡膠期貨協同發展,建立良性互動機制,加強市場間的協同效應,全方位、多角度服務天膠產業發展;四是探索研究在東南亞主產國設立20號膠境外指定交割倉庫進一步服務“走出去”的企業和境外產業客戶;五是提升20號膠期貨價格影響力,推動龍頭企業在境內外現貨貿易中以上期能源20號膠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
橡膠產業發展需要破局
新加坡偉昇環球貿易私人有限公司董事劉偉妮表示,疫情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對市場參與者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比如疫情造成的封閉舉措使得歐美許多輪胎廠延遲或取消了大量訂單,這直接影響到橡膠生產廠商與貿易商的資金鏈。這也使得近年來本就處境艱難的橡膠市場“雪上加霜”。
上海詩董橡膠貿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童靖靖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從當前產膠國的橡膠種植情況來看,一方面傳統的主要產膠國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中國等橡膠產量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主要問題在于這部分集中新增種植產出的快速釋放期基本上在前兩年已經過去,同時在天氣病害、勞工成本等多種供應擾動因素干擾下,基本上處于穩中趨降的狀態。另一方面,當下新興產膠國開始引起市場的關注,比如柬埔寨、老撾、緬甸以及非洲部分產膠區,占據較大的市場優勢??梢钥吹?,這些地區新增橡膠種植占比很高,供應處于逐步釋放過程中。同時,這些地區的產膠成本具有很大的優勢,其人均GDP以及農民收入都遠遠低于傳統產膠國,且勞工資源充足。所以在未來數年,上述新興產膠區將呈現出供應快速增長的態勢。不過總的來看,她認為天膠生產快速爬坡的階段已經過去,橡膠供應端可能在未來1—2年迎來一個真正的拐點。
與天然橡膠供應端整體增長放緩相對應的是,全球天然橡膠消費也在過去數年當中呈現出景氣度與增長率下滑的態勢。具體來看,全球橡膠消費的主要推動力已從傳統的歐美發達國家轉向中國。目前國內80%的天然橡膠消費集中在輪胎行業,與工程、物流、基建等領域密切相關。但是近兩年中國輪胎在出口方面遭遇到的貿易壁壘及相關政策阻礙越來越突出,目前整體呈現出需求維持增長,但增速下滑的態勢。未來還需關注國內橡膠主要消費領域的景氣度能否提升。
看向橡膠消費新興地區,東南亞作為橡膠主產地區在未來也具有極大的消費潛力??梢钥吹剑^去幾年東南亞對于本地天然橡膠的消耗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一方面,中國的產能轉移在東南亞得到了穩定且持續的釋放,另一方面,本地經濟增長以及產業需求釋放也在不斷拉動橡膠消費。
在東證衍生品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曹璐看來,目前橡膠市場仍處于艱難破局中,短期宏觀因素成為主導。她認為,此次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對第三產業的影響持續時間最長,由于上半年社融增長速度較快,且社融拐點通常領先第二產業名義GDP半年左右,所以從宏觀視角來看,信用寬松將帶動下半年工業品價格回升。
從產業基本面來看,一方面,需求端受疫情沖擊較為嚴重,目前國內外需求復蘇步伐并不一致,國內需求基本恢復常態,但海外需求邊際復蘇緩慢。在內需不會有明顯增量的情況下,下半年需求端的增長空間主要來自外需。目前外需最壞的時點已過,但邊際復蘇速度緩慢,全球需求恢復常態至少要到明年。另一方面,疫情對以小農生產模式為主的橡膠供給端直接沖擊較小,目前主產國即將步入割膠旺季,膠農割膠積極性尚可,后續產量將處于爬坡期,下半年割膠旺季的橡膠產量將較上半年明顯增長。
“目前橡膠價格處于歷史底部區間,但向上破局依舊比較難,在經歷上半年的大幅下挫后,橡膠自身基本面對于價格的驅動已經比較弱了,短期內宏觀因素將占據主導。從宏觀視角出發,信用寬松將帶動下半年工業品價格整體回升,預計膠價底部也將有所抬升,但受制于基本面,短期抬升幅度不宜期待太高。”曹璐最后說道。(董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