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的二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7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24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4%,較上季末增加0.03個百分點。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疊加新冠疫情沖擊,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管理難度上升。 如果再加上一季度的新增不良貸款1986億元,今年上半年新增不良貸款已高達3229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梁斯撰寫的《新冠疫情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變化趨勢及其應對策略》顯示,2018年以來,五大行和股份行通過加大核銷及轉出力度穩定了不良貸款率,并加大貸款損失準備計提應對不良形成速度加快,商業銀行“真實”不良資產壓 力要明顯大于名義不良。根據測算結果,2019年商業銀行“真實”不良貸款率約為3.35%,高于名義不良貸款率1.49個百分點。部分城商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將更高。
雖然當前疫情在國內已得到有效遏制,中國經濟也在快速復蘇,但作為逆周期行業,不良資產余額增長仍未到拐點。更為關鍵的是,監管政策將進一步延緩風險暴露。
今年初,監管部門鼓勵支持銀行機構對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從1月25日到6月30日的到期貸款允許展期和續貸,進行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最晚延期至6月30日。6月1日,人民銀行聯合銀保監會、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對 于 2020 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本金、2020 年年底前存續的普 惠小微貸款應付利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一定期 限的延期還本付息安排,最長可延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并免收罰息。
“如果這一政策不作調整,這意味著 2021 年二季度開始企業將歸還債務,信用風險才可能真正暴露。”《新冠疫情下商業銀行資產質量變化趨勢及其應對策略》稱,核銷力度加大將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不良貸款率上升趨勢,但受經濟回暖周期較長和銀行自身因素影響,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上行壓力依然較大, 或將續創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出臺了對貸款展期等支持政策, 這使企業當期償債壓力緩解,未來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步退出,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惡化壓力會加速顯現,預計 2021年二季度及之后商業銀行不良率或將出現跳升。
“個人判斷不良資產到今年或者是今后的一到兩年之內,會有一個大的爆發,對不良資產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機遇期。”8月7日,長城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宗禹在2020年江蘇特殊資產行業發展專家研討會上指出,受疫情影響,銀行給企業貸款寬限期一半為三到九個月,如果在這期間,企業經營沒有明顯好轉,仍將無法按時還款?,F在來看,銀行的不良貸款爆發期可能是在明年的一季度末。
《關于進一步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指出,對于2020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包括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按照“應延盡延”要求,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對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其他中小微企業貸款和大型國際產業鏈企業(外貿企業)等有特殊困難企業的貸款,可由企業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自主協商延期還本付息。但該通知并未將個人消費類貸款納入在內。
江蘇銀行法律保全部副總經理王春雨認為,當前銀行已推出很多個人消費類貸款,尤其是線上消費類貸款產品,這類貸款金額相對小,戶均貸款不到五千塊,且筆數多,分布區域大,因此處理起來相對復雜。
雖然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在快速升高,但不良資產處置規模卻在下降。蘇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萬為民,在2020年江蘇特殊資產行業發展專家研討會上表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招標規模約525億元,同比下降27.7%,銀行成交規模約為1404億元,同比下降28.3%(公開招標數據);成交平均本金折扣率在6.2折左右。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開金中心總經理周治翰認為,從2020年上半年看,雖然有疫情影響,但在整體社會維穩因素影響下,暴露的不良資產并不多,體現在銀行出包數量上均低于前兩年同期水平,但伴隨著經濟形勢下行,不良資產暴露只是時間推后,并不會消失;預計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金融不良資產率將持續提升,如何消化這類不良資產是擺在各類不良資產從業機構面前的當務之急。具體到實踐中,如何將大批量不良資產進行有效消解,諸如進行有效處置化解,同時對于一些具有重整可能的債務人進行重組盤活是較大的調整。
如何更有效處理不良資產?江蘇正在探索新路徑。
“在后疫情時期,疊加國內外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正是特殊資產大有作為的時候。”中國長城資產江蘇分公司總經理申希國認為,經濟波動性和金融脆弱性,決定了不良資產永無消亡, 不良資管業將永續發展、大有可為。
萬為民表示,當前特殊資產的經營呈現出市場競爭激烈化、資產類型多樣化、處置問題復雜化、處理手段豐富化等新的特點。“這些新的特點需要我們用投行化思維來開展特殊資產的經營。一是要更加主動地尋找價值洼地和投資機會,而不是被動地作為買方配置給他提供現有的金融產品;二是要更加主動地尋找解決方案和操作方法,而不是被動地比較現有的產品;三是要更加主動地深入到企業和項目當中,去尋找可能的戰略合作機會,而不是簡單地作為財務投資。”
一直以來,特殊資產比較依賴傳統的線下交易,但是今年疫情帶來的壓力測試,也更加明確了業務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
“疫情對特殊資產行業傳統的運行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線下信息發布、推介招商、重組處置,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而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發布、云端撮合交易已經成為趨勢。”周治翰表示,特殊資產處置生態圈仍然處于區域分散、各自為陣、細分行業界限不明顯的生態格局,需要準公益性的服務平臺出現,聚集各方,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為了融匯江蘇特殊資產行業資源,聯合構建特殊資產行業創新生態,助力江蘇特殊資產行業新發展,本次研討會上,由開金中心發起設立的“江蘇特殊資產互聯網小鎮”正式成立。 這是全國范圍內首家的“線上+線下”特殊資產互聯網小鎮,其目的在于凝聚江蘇省內特殊資產行業的中堅力量,通過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培訓學習,提升江蘇省特殊資產處置效能,前瞻性布局新產業、新業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為地方金融解壓、為地方政府解圍、為金融機構解難、為中小企業解困,服務“六穩”、“六保”大局。(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