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和活躍度的重要標志。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在此背景下,各地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支持性和引導性政策,并將“夜經濟”作為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抓手。
促消費穩增長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發展“夜經濟”對促消費穩增長具有積極意義。首先,地方發展“夜經濟”有助于擴大內需。人們在夜晚的消費熱情頗為高漲,可很多城市的現實情況卻是,上班族大多具有消費需求,但白天困于工作繁忙而無暇消費。因此,通過支持“夜經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居民的消費時間,進而滿足并刺激城市餐飲、購物、娛樂、休閑、旅游等服務領域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帶動了相關行業的成長,并促使城市在基礎設施與交通運輸方面不斷完善,為城市更高層次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有力的支撐。
其次,“夜經濟”有助于增加就業機會。“夜經濟”相當于有效利用了時間的錯位,變相延長了經濟活動的時間,這為很多潛在的勞動力提供了上崗的機會;另外,人們還可以利用夜晚時分實現“二次就業”,比如,很多都市白領在下班后當起兼職專車司機;另有一些人在結束了白天的勞作后在人流量較大的地方經營夜市大排檔等。
最后,“夜經濟”有助于提升城市軟實力。“夜經濟”的發展水平還是衡量城市生活質量、開放活躍程度、投資軟環境以及文化底蘊的重要指標。富有特色的“夜經濟”常??梢宰屓祟I略到另一種風情以及該城市文化與生活的縮影,這也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瞄準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這樣集餐飲購物于一體的夜間市場形式早在改革開放時期就已產生,它們以多樣化的內容補充了城鎮居民的消費需求,也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很多靈活就業的途徑。
但是,正如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所說,不同于以往,近年來出現的“夜經濟”已經不再僅僅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需要,而是追求高品質的商品或服務。由此,“夜經濟”也成為國民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各地從如何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視角去審視“夜經濟”的發展。
以近日啟幕的北京消費季為例,7月9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其中明確提出“培育16區特色精品夜市,實施一區一策,在‘夜京城’生活圈周邊開展以文化、旅游、購物、餐飲等為主題的夏季、周末或節日精品夜市活動”的要求。
同時,消費季期間,北京市商務局還組織開展了“夜京城”系列活動,明確YE消費、YE文化、YE戶外、YE生活四大主題,活動將持續到11月。北京68個商圈、300家品牌企業、2000多家品牌門店,以及互聯網平臺企業線上線下聯動,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消費活動。北京還策劃舉辦夜賞、夜跑、夜間秀場等戶外主題活動,助力夜間消費。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地方政府對發展夜經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不少市場主體也應開始鉆研夜間消費趨勢。
《2019北京餐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自6月起北京開啟“夜經濟”(當日18:00-次日4:59)旺季。同時從6月開始,北京深夜消費的高峰時段不斷后延,其中22:00-0:00也有較大增長。
這樣的數據意味著夜間的餐飲服務主體只有在用餐場景、服務時間及內容上作出不同于其他高峰時段的調整,才有可能抓住這一消費新商機。(靖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