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發酵是市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意外,也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疫情的發酵讓我們見識了各種極其罕見的歷史事件,原油崩盤、美股接連熔斷,就連經驗豐富的巴菲特都直言頻繁見證歷史。
疫情的發酵徹底打亂了原油市場本來的節奏,幾百萬桶甚至1000萬桶的需求退出直接將油價拉入懸崖。原油價格何時能夠通過供需雙向刺激從而回升到之前的水平,仍取決于全球抗疫的進程和疫苗研發普及的速度。
疫情的影響之下,全球開始救市。美國救市力度之大,決心之強,已經超過了經濟危機時期。美國釋放了這么多的流動性,大部分錢其實是流到了股票市場:在2月下旬、3月的時候,美國股市發生四次熔斷,道瓊斯指數從28000點一直下跌到18000點。這些措施出來以后,美股開始爬升,從18000點又回到27000點之上。
減產協議救油價于水火
疫情的蔓延導致原油需求快速下滑,同時斷崖式的需求下降又導致原油價格遲遲在低位找不到上行的動力,而此時產油國也終于承受不住低油價的侵蝕,沙特聯合OPEC國家以及比較重要的非OPEC國家組建了全球性的減產聯盟,并在會議中達成了減產970萬桶/天的計劃,這無疑是給了油價一個救命稻草。
這一次減產協議與以往不同的是,之前的減產開始階段油價絕對值都比這次要高,并且也沒有經歷過負油價的侵擾。從5月之后,在沙特的鐵腕政策之下,我們看到了OPEC內部從未有過的團結,6月的會議中,伊拉克提交了對于5月的未完成產量的彌補方案。伊拉克在7月較OPEC目標額外減產5.7萬桶/日,在8、9月較OPEC目標額外減產25.8萬桶/日。哈薩克斯坦等未完成減產任務的國家也都先后提交了改進計劃。從伊拉克換了新油長以及最近的表現來看,其承諾的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而沙特這次展現了良好的管理能力,OPEC不再是那個軟弱無力的組織了。
OPEC之所以如此賣力減產,推升原油絕對價格是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遠期曲線的管理也是沙特的首要目標。美國頁巖油產業之所以如此堅韌,除了與其開采較為靈活有關以外,也和頁巖油超前保值有重要的關系。通過在期貨市場上做空,頁巖油生產商鎖定了未來的開采利潤,這就使得他們可以無懼價格的漲跌而穩定盈利。但期貨上做空有個問題,一旦價格遠期結構轉變為Back結構,那么保值操作將會在頻繁的轉月中侵蝕保值利潤。Back結構之后其實也是被動去庫存的階段,在深度Contango結構下,有很多的庫存套利資金存在,導致全球庫存高企。結構轉變之后,套利的空間徹底被打沒,囤油反而是負利潤,于是這些手中有油的持倉者不得不拋售,表現在庫存結構上就是庫存不斷下滑,因此改變遠期曲線結構也就相當于改變了庫存結構。
需求發動機啟動緩慢
疫情對于美國經濟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經濟危機時期,這一點從美國救市的力度上可見一斑。同時,疫情對于美國的原油需求沖擊也非常大,直接導致了美國原油庫存創造歷史新高。雖然我們看到前期美國部分地區開始解封,原油需求略有恢復,但效果仍十分不理想。隨著美國疫情再度擴大,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市場的需求依然不樂觀。
從煉廠開工率和煉油輸入來看,當前時間點本就是季節性旺季,但由于疫情的原因,需求被徹底壓制了。雖然近期一直在反彈,但反彈的速度相當慢,并且距離歷史同期水平也有很大的距離。正如花旗報告中所說,原油需求增長已經見頂,即便是疫情全部消失,原油可能也沒法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原因是居家辦公、線上會議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將會減少原油的需求。
中國市場是全球需求唯一的亮點,地方煉廠的開工率繼續創造新高,為中國的原油需求提供堅實的支撐。不過我們也看到,隨著近期油價的大幅回升,境內的成品油裂解利潤下滑速度較快,并且柴油進入了季節性的相對淡季,洪澇災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柴油的需求,而汽油需求并未完全恢復,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煉廠未來開工的積極性。另外,主營煉廠大幅削減了成品油的出口量,境外市場的弱勢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境內的市場。同時境內儲備大量的原油庫存以及碼頭排隊進入港口的油輪是在透支未來的需求,這些都是未來需求的一大變量。
印度的疫情大暴發,疊加國內蝗蟲肆虐,原油需求降幅非常明顯,而原油進口量更是令人不忍直視。從成品油的恢復速度來看,6月數據相對不錯,距離歷史區間水平距離較小,但距離2019年同期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問題的關鍵在于,在印度疫情沒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況下,需求的恢復速度究竟會有多快,印度會不會出現繼續區域封鎖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印度這個曾一直被認為是潛在原油需求發動機的國家熄火了,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看不到需求徹底恢復的跡象。
供需平衡表顯示未來可期
從最近公布的OPEC、IEA和EIA報告中,我們都看出了三大報告統一的觀點:原油市場將在下半年以及2021年進入緊平衡的階段。從EIA的供需平衡表來看,市場一、二季度處于嚴重的過剩之后,在需求快速回升和供給快速下滑的雙重作用下,三、四季度市場將處于供給短缺的狀態,整個2021年原油市場也將會處于供給相對偏緊的狀態。
其實我們不光從供需平衡表上可以得出這樣的信息,從最近現貨市場的表現和遠期曲線也能夠真切感受到原油市場的趨緊和供不應求。以OPEC為代表的傳統石油生產商不斷上調原油銷售官價,從源頭推動了價格上行的步伐,更推動了遠期曲線由近期深度貼水向逐漸平水進行轉變。
從原油價格與供需差的角度來看,供需差的變動是推動價格波動的中長期力量,隨著對未來市場預期的向好,在宏觀因素不出現較大利空的情緒下,未來的原油價格相當樂觀。只是我們不確定,在疫情的二次大暴發前提下,宏觀市場是否會出現明顯的預期變化。
整體而言,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劇烈波動之后,二季度原油價格趨向于低波動率。三四季度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更多見證歷史的事情不斷出現,因此,我們在參與未來的市場之中,還是以謹慎為主,避免市場“黑天鵝”再次來襲。
技術上,WTI原油已經逼近200日壓力位,Brent原油距離200日壓力位近在咫尺,不可否認上方壓力重重。但在全球流動性泛濫、基本面強勢,以及20日均線的支撐下,油價似乎也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基礎。如果短期價格能夠有效站上200日均線,那么油價的上行空間將會被打開,短期的振蕩平臺將會上移,如果突破沒有出現,那么價格將繼續圍繞短期平臺振蕩。(楊安 董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