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幅跳水到強勢反彈,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黃金也玩起了“過山車”。
8月12日,此前“乘風破浪”的金價繼續“變臉”。繼前一日重挫5.7%,創下201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后,今日早盤,現貨黃金繼續下行,一度跌破1870美元/盎司,較近期高點回落近200美元。
一時間,唱空之聲甚囂塵上。幾個小時后,空頭慘遭“打臉”,金價迅速扭轉頹勢,截至下午6點,現貨黃金收復1930美元/盎司。
黃金ETF今日并未盼到“柳暗花明”。截至收盤,9只黃金ETF日跌幅均超5%。其中,華夏黃金ETF領跌,下挫6.68%。
“恐高”情緒滋生
受益于今年金價的亮眼表現,黃金ETF成功“出圈”。
不同于“中國大媽”喜愛實物黃金,年輕一輩更青睞黃金ETF。有數據統計,國內30-39歲人群最愛黃金ETF,20歲左右的年輕投資者也不在少數。年輕的“后浪”成為繼“大媽”之后,又一批黃金資產的追逐者。
據Wind統計,截至8月12日,黃金ETF年內份額凈增超16億份。同期回報同樣亮眼,在年初買入任意一只黃金ETF,均可獲得26%以上的收益率。
漲勢洶涌的金價,讓投資者不免“恐高”。
從全球黃金ETF資金流入流出情況來看,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球黃金ETF總流入達899噸(約合491億美元),遠高于此前創下的年度流入紀錄。
近日,部分資金落袋為安。彭博數據顯示,道富銀行旗下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 ETF上周五遭遇3.82億美元的資金流出,這是自今年3月以來最大的一次資金流出。
符合調整預期
從勢如破竹到區間震蕩,引發金價“變臉”的因素是什么?
“這兩日黃金下跌的主要邏輯是,市場擔心寬松的貨幣政策或不能持續。”廣發上海金ETF基金經理霍華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解釋,上周五美國公告的經濟數據好于預期,近日俄羅斯宣布注冊了世界上首款新冠疫苗,市場對于經濟的恢復有了更多信心,因此造成黃金價格下跌。
金價沖高回調也在市場預期之內。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黃金市場的調整預期其實已經發酵了一段時間,短期內快速涌入的投機資金助推了黃金價格不斷刷新歷史高點,卻也帶來了市場穩定性下降的隱患。
“COMEX黃金期貨非商業頭寸近期的持續增長暗示了潛在波動加劇的可能,而基于經濟復蘇改善的預期也提升了前期獲利豐厚的投資者兌現了結的沖動。”王祥進一步表示。
在王祥看來,貴金屬市場短期出現一定的回撤,更多可能是技術性的折返,以平緩近期過于激進的交易情緒,但不是真正的反轉,“市場往往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人民幣計價黃金在本就較國際金價非正常的大額貼水的基礎上,在今日早盤繼續擴大貼水至25元/克(1.8%),這是恐慌情緒的極致表現,而對于著眼于中長期的配置型交易者而言,顯然是難得的再次入場機遇。”
中長期價值猶在
展望后市,霍華明認為,黃金中長期仍有投資價值,原因在于兩方面:
一是黃金是對抗通貨膨脹以及貨幣貶值的有效工具,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較低,在投資組合中配置一定的黃金,能有效降低組合的波動率,提高組合的風險收益比。
二是目前低利率、低經濟增速的環境并沒有發生改變,黃金投資的機會成本依然較低。雖然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加快,市場對于經濟恢復的預期有所提高,但疫苗大規模普及尚需時日,經濟恢復到前期水平也需一定的時間。
國泰基金相關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長期來看,黃金和黃金ETF仍具有較強的配置價值,“目前通脹預期距離2018年和2019年的水平還有一點距離,這也是黃金未來上行的空間所在,也是我們長期仍然看好黃金的主要原因。”
該人士認為,在全球風險事件頻發的情況下,黃金的避險價值還將凸顯。在疫情逐漸好轉后,市場通脹預期有望繼續回升,驅動實際利率水平下降,黃金的比較優勢有望得到凸顯。(蔣金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