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在A股的話語權不斷提升,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市值合計31687.81億元,同期境外機構與個人合計持有境內股票市值為24567.6億元人民幣,兩者差額達7120.21億元,相比2020年一季度末的6531.28億元進一步擴大。
統計數據顯示,境外機構與個人合計持有A股市值與公募基金的差距,最高時相差12376.85億元,最低時差距縮小至2621.08億元。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負責人、基金評價業務負責人胡立峰認為,總的來看,北向資金以及QFII、RQFII都以中長期資金為主,凈流入總額一直在持續穩定地擴大。在外資與公募基金的持股市值對比中,雖然兩者之間的差距有所擴大,但可以發現公募基金與外資持股整體上都是長期凈增加的。
曾經在A股中盛行的外資“審美”,隨著公募話語權的提升,也在悄悄發生變化。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持股偏好很明顯地引導著市場風格的轉變。再加上7月權益基金募集規模近3000億元,同期因市場波動,北向資金進出頻繁,凈流入僅104億元左右。
一位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機構投資者占比不斷提升,自然會追逐整個市場中最優質的資產,“抱團”優質股的現象可能長期持續。另一方面,隨著市場越來越有效,能取得的超額回報也越來越少,更多回報來源于研究的深度。從前廣撒網、拼研究覆蓋面的方式已經逐漸落后,取而代之的是在消費、科技等核心賽道加強研究力度,以此來超越市場平均業績水準。
此外,隨著公募在A股市場的地位節節攀升,內部競爭也愈加激烈,頭部基金公司的話語權越發凸顯。基金業協會最新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資管業務相關數據顯示,基金管理機構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前20名中,排名前三的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和廣發基金,非貨幣基金月均規模分別為5159.44億元、4009.66億元和3944.90億元。排名其后的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和匯添富基金屬于“3000億陣營”,而富國基金、中銀基金等7家公司規模在20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其后6家公司的規模在1515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
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可以發現當時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排名第20的公司規模約為900億元。也就是說,一年過去,入圍非貨幣公募基金月均規模前20榜單的“門檻”高了約600億元。頭部公司座次頻頻更換,對于中小基金公司來說,競爭壓力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