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數據好于預期,疊加上周末美國“大非農”數據樂觀,宏觀經濟趨暖為原油期貨價格提供了上漲動力。同時,俄羅斯宣布新冠疫苗已注冊并有望大規模量產,大幅提振油市做多信心,風險偏好改善令全球油價穩步上移。其中,WTI原油期貨價格小幅收漲至42.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小幅收漲至45.25美元/桶,國內原油2009合約企穩回升。
經濟數據改善
受益于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全球經濟得以有序復蘇,歐美多數國家7月制造業數據明顯改善。摩根大通7月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47.9躍升至50.3,為今年以來首次回到擴張區域。其中,歐元區、美國和中國7月制造業數據均強勁。歐元區7月制造業PMI終值從6月的47.4升至51.8,創下2019年2月以來新高。歐元區核心國家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7月制造業PMI數據都回到50以上。此外,美國制造業也步入快速復蘇軌道。7月美國ISM制造業PMI為54.20,高于市場預期的53.5,創2019年3月以來新高。而中國7月制造業PMI為51.1,也比6月上升0.2個百分點,且已連續5個月位于擴張區間。與此同時,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了“大非農”數據——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76萬,高于預期的增加148萬,7月份美國失業率降至10.2%。在此情況下,原油市場需求前景有望繼續改善,市場做多信心進一步增強。
疫情出現轉機
疫情發展牽動著原油價格走勢。截至2020年8月13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076萬例,82個國家確診病例過萬。雖然美國確診病例超過535.47萬例,但近日該國確診病例增速有放緩跡象,加之俄羅斯宣布新冠肺炎疫苗已注冊,并有望在10月份大規模使用,顯著緩解了市場對于疫情進一步擴散的擔憂情緒,給予投資者極大信心。不過,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證實,所以原油市場的謹慎心態仍會羈絆油價上漲幅度。目前,全球很多國家均在全力以赴研發新冠疫苗,中國是全球首個進行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國家,但至今仍在等待實驗結果。后市疫苗一旦成功問世,原油價格上漲空間無疑將被打開。
旺季特征凸顯
雖然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對原油需求的負面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但季節性需求旺季對原油消費的積極影響依然有所體現。北半球正處于夏季用油高峰期,美國煉廠開工率繼續穩步回升。截至8月7日當周,美國煉廠開工率繼續回升至81%,周環比上漲1.40個百分點,且較去年同期回落14.56個百分點,降幅進一步縮小。在需求逐漸復蘇的背景下,美國原油庫存去化加速。截至8月7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降至5.14億桶,連續第三周下降,較年內高點回落了4.93%。
整體來看,隨著宏觀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原油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在新冠疫苗取得積極進展的背景下,市場做多信心得以提振。疊加目前原油需求正處于階段性旺季,原油價格重心有望穩步上移。(陳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