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之后國內指數波動幅度加大,呈現快速上漲和下跌現象,北向資金從大幅凈流入至快速流出,整體來看指數降溫后呈現振蕩態勢。究其原因在于市場前期受經濟基本面回升和流動性充裕樂觀情緒推動,而7月中期之后在估值快速回升、解禁高峰、政策邊際收緊和中美關系綜合影響下,指數呈現大幅回落態勢。我們認為在金融改革紅利、經濟修復的背景下,指數中長期向上趨勢不改,但需要注意外部環境短期內對國內市場的影響。
我們來看市場的兩大爭論:
一、市場風格是否發生轉換。我們認為大周期的風格轉換還未到來,只是市場估值的再平衡。上半年以來市場結構分化較為顯著,其中以中小創板塊回升最為顯著。7月中旬前低估值的金融和周期板塊相繼出現大幅上漲態勢,我們認為這是市場估值交替平衡的一種暫時性切換,主要是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導致資金追逐風險資產的一種現象。未來在金融改革、經濟基本面回升和充裕的流動性的背景下,指數會呈現振蕩式上行態勢,在此背景下各板塊會交替上行,市場風格轉換頻率加快,但趨勢性的風格轉換還需再進一步觀察,基于政策背景下新興產業或成為主要方向。
二、是否迎來新一輪牛市。進入7月之后,指數連續拉漲的行情令市場陷入是否進入新一輪牛市的爭論。市場已經進入了較為良性的結構中,但不能忽視中短期的風險影響因素。經歷了估值上行修復之后,當前已基本處于中值區域之內,后期指數的上行更多依賴于經濟基本面回升、企業盈利修復和流動性寬裕。
中短期的風險因素主要來自于中美關系。7月中旬至今,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突然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美商務部將11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且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至全面禁止美國與消息應用微信和視頻分享應用Tik Tok在美國的交易。Gallup的民調顯示,當前美國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達到67%,創歷史最高。與此同時中美雙方將在8月15日評估貿易協議的履約進展,在中美科技爭奪的同時,中美貿易評估協議是否會進展順利,也將對市場形成較大影響。無論是中美還是中印關系,均顯示出當下國際政治局勢的不穩,而這一現象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加劇,將會成為影響股市的長期風險因素。
除了國際局勢變化的風險因素外,由于前期指數大幅上行,估值修復較快,也成為指數回調的因素之一。從上海中期期貨研究所編制的周度估值報告來看,截至8月7日從全A指數估值、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指數的估值來看,估值水平分別為36.86、48.63、39.22和26.85,對應的分位數分別為33.00%、52.20%、38.80%和24.60%??梢钥闯?00指數估值已位于風險值區域,上證50指數估值處于中值數據上方,中證500指數估值位于機會值區域上方,估值的快速攀升導致了相對投資價值變小,全球范圍內投資吸引力減弱,使得投機性外資出現了連續的凈流出現象。(閆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