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體驗是檢驗金融科技的重要標準。只有產生實際效果、增強消費者獲得感的金融科技創新,才是有效的。”近年來,用戶日益追求更高效、普惠、多樣的金融服務,金融交易呈現出瞬時高并發、多頻次、大流量的新特征,對傳統金融造成沖擊。這要求金融機構加快適應用戶不斷變化的新需求,增強市場需求快速響應能力,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金融科技是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利用技術和模式的創新,金融科技正在提高金融各個領域和環節的效率和能力。而傳統金融合理應用金融科技將推動整個金融行業實現質的飛躍,使金融服務更加便捷、立體化。
技術價值凸顯
金融服務更高效
數字經濟浪潮下,技術價值充分釋放。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新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越發廣泛,科技變革也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
以持牌消金公司——中原消費金融為例,在新經濟形勢下,中原消費金融積極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式賦能消費金融,從獲客能力、產品創新、風險控制等方面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將大數據、人工智能運用到信貸業務的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讓金融服務更便捷,服務成本更低,風險防控更可靠。
近期,中原消費金融科技團隊主導研發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順利上線投產,其業務也正式切換至基于騰訊TCE平臺打造的新核心系統。
新技術帶來了效率提升。據悉,新核心系統告別了結算時段中斷業務的傳統模式,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的業務運行,應用性能通過業務服務拆分提升了6倍,日業務承載量由40萬件升級至300萬件,查詢類并發處理能力提升了10倍,交易類并發處理能力提升了5倍。
截至目前,中原消費金融已經成功申請了“達布牛系統”“離線數據倉庫”“實時數據系統”等33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并獲得了“數據存儲裝置”“拉鏈表生成”等多項專利,技術對金融的賦能效力日益增強。
疫情防控期間,線上金融的需求陡然增強,這對金融服務線上化以及風控、人工智能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在此背景下,中郵消費金融加大科技投入,完成了人工智能服務平臺搭建,并持續深化容器技術應用,以科技創新加速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郵消費金融人工智能服務平臺已經對外提供多種AI能力。在圖像處理方面,人工智能服務平臺提供了包括場景識別、圖像背景識別、身份證識別以及OCR等能力,快速提升了審批效率,為用戶帶來快捷方便的消費金融服務。
在容器技術運用方面,中郵消費金融依據自身需求對新建的容器云平臺和已有的運維管理平臺、DevOps自動化平臺進行了定制開發,實現了新舊體系的對接,既節省了資源,也提高了開發和運維效率。
在業內加緊布局金融科技的氛圍中,建信信托也緊跟時代潮流,重視科技創新。目前,建信信托在數據領域已獲得兩項國家軟件著作權。其自主研發的“機構客戶統一視圖平臺”和“統一報表平臺”進一步以科技創新提升公司風控與管理水平。
據了解,“機構客戶統一視圖平臺”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有機結合內、外部數據,建立機構客戶360度全景畫像,實現實時預警,有助于提升主動風險管理能力。“統一報表平臺”基于大數據技術,有助于提升對外報送統計報表的效率和質量。
金融+科技
隨時滿足客戶消費需求
移動互聯時代,廣大客戶特別是年輕客群的消費行為已發生改變,消費金融業務不再是“柜臺里”的業務,觸達客戶隨時隨地隨心的消費需求尤為重要。
《2020世界金融科技報告》指出,有70%的消費者認為,通過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辦理金融業務,主要是看中了消費金融公司相較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善于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能級,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具便捷實用性、智能高效且貼心的金融服務。
作為持牌消金機構,中銀消費金融圍繞教育、醫療、消費、3C、車后、裝修等場景,形成“金融+生活”的場景消費金融,通過整合場景、自建場景、融入場景構建跨界普惠金融服務生態圈,打造全場景生態體系。目前,中銀消費金融的場景普惠業務已覆蓋全國27個省市近200個城市,普及全國各年齡層次的消費者。
消費金融客戶分散、服務模式標準的特點也天然適合線上化、移動化模式來進行服務。對此,中銀消費金融將線上線下各類業務進行了全平臺的整合,統一利用自有APP和微信服務號作為入口提供全產品服務。
同時,中銀消費金融還與運營商數據、第三方數據的深度合作,利用業內先進的建模技術進行客戶分類定價,客戶的風險等級都通過人工智能的模型進行更為精準的刻畫,再結合活體檢測、人臉識別等反欺詐技術,使得更多產品達到了“秒批秒貸”的程度。
而招聯消費金融為了讓客戶需求更及時更有效地得到滿足,通過先進的數字化手段開展“四精”客戶運營。“四精”即“精準識別、精確匹配、精細運營、精致體驗”:精準識別不同客群風險和需求,精確匹配更個性的產品、更靈活的額度、更優惠的價格等;對中低收入人群、小微企業主等奮斗者客群采取分群精細化運營,為分群客戶提供更精致的服務和權益。
這些均建立在其強大的科技能力之上。在信貸審批上,招聯消費金融審批自動化率已達99.99%以上,實現“飛秒審批”。在人工智能上,招聯消費金融于2019年首創“AI智慧大腦”,與貸后資產管理、客戶服務等業務策略耦合,承擔了該司95%的客戶服務與貸后資產管理工作。
在風控環節,招聯消費金融基于大數據征信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自主打造了覆蓋貸前、貸后、征信、反欺詐、模型、催收等風險管理全流程、多層次、互聯網化的智能“風云”風控體系,在反欺詐領域取得“520”效果:欺詐率BP為0.005,即一千萬批核客戶中只有5單欺詐,欺詐拒絕率2%,重大欺詐風險0發生,遠低行業水平。
科技成核心驅動力
提升用戶體驗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迭代和快速發展,保險行業傳統服務模式也將迎來數字化轉型。對于保險企業而言,數字化應用不僅大大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用戶體驗,也是企業謀求轉型發展的一大契機。
從業務線上化來看,百年人壽上線官方APP打造了一站式銷售服務平臺,將線上智能測評、保險知識內容輸出、智能AI24小時客服、在線保單管理等功能全部線上化,形成業務閉環,數字化的營銷工具成為百年人壽疫情期間獲取新客、服務老客的有力抓手。
在用戶體驗方面,通過線上化操作減少了投保人的購保誤區,客戶還可以通過線上操作制定專屬保障方案,滿足了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讓服務更貼心、操作更便捷。
在保險的核心業務理賠方面,百年人壽開發了“直付速賠APP系統”,將理賠業務線上化,客戶只需通過平板、手機等終端即可進行賠付申請,基本實現“當日出院、當時理賠、當日到賬”的理賠體驗。同時還采用微信理賠,只需要在“百年人壽一保通”微信公眾號中提交在線理賠申請,便可實現輕松理賠。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這種非接觸式微信自助理賠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水滴保險商城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科技公司,也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OCR等技術,大大提升了理賠效率和用戶體驗。
具體而言,水滴保險商城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OCR等技術省去傳統理賠反復提交單據的困擾,提高了用戶線上理賠申請提交的效率;自行搭建數據模型、業務模型,實現了全鏈條服務的標準化、智能化;根據大數據和算法模型,水滴保險商城從不同維度挖掘用戶待滿足的需求,反向推動保險供給的多樣性,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和服務。
可以預見,在金融科技不斷發展的趨勢之下,金融服務也會隨之變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讓用戶享受到更為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樊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