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商所2020年“企業風險管理計劃”項目第一階段順利完成,一些期貨公司在玉米品種場內期權方面巧用期權組合策略,助力產業企業管理玉米價格波動風險,實現企業穩健經營,操作過程科學,效果顯著,得到市場多方關注。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大商所玉米期貨合約作為最早上市的期貨品種之一,有著深厚的產業基礎,產業鏈條從農民播種到貿易流通,再到各種深加工、下游副產品加工以及工業酒精領域等許多行業都貫穿其始終。玉米期權上市之前,國內許多知名貿易企業早已通過玉米期貨進行風險管理,期現融合已經成為玉米產業的常態化經營模式。
“場內期權的出現使玉米產業的套保變得更加立體化和精準化。”光大期貨相關業務負責人王祥一直這樣對客戶說。過去,玉米企業單純使用玉米期貨套保,面臨著保證金占用大、專業人才不足、出入點不好把握等實際難題。玉米期權上市后,企業既可以在付出一定權利金的情況下實現有限成本的套保,也可以利用期權的靈活策略組合,實現對“確定時間、確定價格區間”的精準套保,“期貨+期權”模式得到行業的高度認可。
充分了解企業需求
據介紹,大商所2020年“企業風險管理計劃”——光大期貨玉米品種場內期權項目實施主體為光大期貨和遼寧糧食發展集團。遼寧糧食發展集團系遼寧省國資委旗下的一家大型糧食貿易、加工企業,集團玉米板塊業務涉及收購、倉儲、物流、貿易等多個方面,下屬企業廣泛分布于遼寧省內各玉米主要產區和錦州、鲅魚圈港口,年糧食經營量超過150萬噸,其中玉米超過100萬噸。此次項目由遼寧糧食發展集團指定下屬遼寧糧油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遼糧股份)和遼寧錦州錦陽糧食儲備有限公司(下稱錦陽庫)共同配合光大期貨完成。
2020年4月中旬,新作玉米收購臨近尾聲,遼糧股份希望利用場內期權為其即將在錦陽庫收購的一批玉米規避價格下跌風險。據王祥介紹,當時遼寧糧油此批玉米現貨收購預計10000噸(最終實際收購11405噸,收購成本約2004元/噸),但市場普遍預計國儲拍賣有利空影響,企業需要規避價格可能出現的下跌風險,因而光大期貨為其設計了海鷗看跌期權組合,以規避此風險。
4月29日,遼糧股份已在錦陽庫累計收購玉米4237噸,遂第一筆建倉海鷗看跌組合(9月合約買2080元/噸看跌,賣2200元/噸看漲,賣2020元/噸看跌)共計1200手,成本約6元/噸。
至5月19日 ,又陸續購入現貨玉米7167噸,由于選定合約流動性不足,故另行選擇合約做出多頭雙限組合持倉(9月合約買2000元/噸看跌,賣2140元/噸看漲)共計1000手,成本約7元/噸。截至此時兩個組合共計持倉2200手,保護現貨頭寸9000噸(因判斷玉米行情下行空間有限,故留出少部分現貨機動敞口,不做完全套保)。
巧用玉米期權避險
“針對這1萬余噸現貨玉米,既擔心在行情上漲過程中價格大幅回調,又想保有一定的上漲空間盈利,采用‘海鷗看跌期權’和‘多頭雙限組合’來規避風險,是最科學的選擇。”王祥接下來詳細介紹道,遼糧股份最初建倉的1200手海鷗看跌組合,付出成本約6元/噸。建倉后玉米期貨價格果然下跌,從2080元/噸跌至2030元/噸,海鷗期權組合最高盈利了24元/噸。此時企業持續增加收購量,為防后期行情會繼續下跌,在5月中下旬又買入執行價格為2000元/噸的看跌期權、賣出執行價格為2140元/噸看漲期權,共計1000手構建多頭雙限組合,付出成本約7元/噸。兩筆持倉組合共計2200手,實現了對9000噸玉米現貨的保護。
5月20日,9月期貨盤面價格最低達到2013元/噸,但由于持有了這兩個期權組合,企業基本上對沖了現貨風險,保障了“過程安全”。隨后國儲拍賣政策落地,拍賣價格持續走高,拍賣全部成交,市場把此理解為利空兌現,價格開始反轉上漲。此時遼糧股份仍嚴守保值交易理念,保持謹慎態度,繼續持有期權組合。后期價格不斷上沖,最終于6月18日創出2149元/噸的高點,打破了多頭雙限組合的上沿2140,此時兩筆組合由浮盈轉為浮虧。
6月24日當周,遼糧股份以均價2098元/噸的價格賣出現貨,對應9000噸現貨頭寸實現盈利94元/噸,同時在盤面全部平倉期權組合,虧損7.17元/噸。
整體來看,遼糧股份本次套保操作實現管理現貨頭寸9000噸,期權日均持倉量2200手,累計成交量4400手,期權端虧損64527元(不含手續費),現貨端盈利846000元。
助力企業穩健運營
“通過使用玉米期權進行風險管理,遼寧糧食發展集團從兩個層面上優異地完成了套保任務。”王祥說,一是利用期權系統優勢,采用期權組合套保,即鎖定了大部分價格下跌風險區間,又節省了資金成本;二是根據趨勢,期權組合留有較高的上漲余地和少部分現貨敞口,充分享受了價格上漲收益,規避了期貨單邊空單虧損的風險,可謂一舉兩得。
在總結遼寧糧食發展集團此次利用玉米期權管理現貨頭寸時,王祥認為,期權端由開始的浮盈到最終虧損平倉,其間當價格向組合有利方向發展時對沖效果明顯,當價格轉向時,期權盈利縮水也比較明顯,且其中海鷗組合上沿有額外風險,但由于虛值度比較大,本次交易中并未觸及。多頭雙限組合交易中期貨價格也曾盤中瞬間打破上邊界,隨后回落。但由于企業一直秉承著套保原則持有現貨,所以盤中暫時的觸碰風險點也可以規避。
整體上看,遼寧糧食發展集團此次利用玉米期權套保效果顯著。在保值效果、保值效率、保值成本方面均有亮眼表現。
王祥補充說,一般期貨套保的保證金占用很大,對大多數企業的資金情況是個考驗,而利用玉米期權的話,如果是單純買權,則一次性支付權利金,無需考慮補充保證金的問題;如果是組合持倉,雖需考慮保證金問題,但期權組合中賣出的一般都是虛值期權,且交易所有保證金優惠,總的來說還是大大小于期貨保證金占用。所以期權在資金利用率方面是有明顯的優勢的。同時,場內期權屬于三維交易,買權 、賣權、備兌開倉增厚收益等各種策略組合使交易更加立體豐富。(姚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