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債券市場表現為振蕩走高,運行到7月以來的區間上沿。市場上缺乏新的有效驅動因素,變量邊際上的變化對于行情的引導力量逐步式微。從波動率來看,表現為國債現券和期貨的波動率進一步縮小,風險溢價向中性靠攏。
國內經濟數據符合預期。上周,統計局公布7月經濟數據,總體符合市場上的主流預期。經濟修復仍然進行中,但是環比增長速度表示出疲弱的態勢。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4.8%,工業生產的改善斜率變平,但制造業生產同比增速走高,體現出其在跨周期調控中的重要位置。1—7月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6%,地產表現領先。受前期水災影響,基建上行力度有限,預計后期隨著財政資金的落地,仍然有希望看到基建提速增長。
銀行系統流動性緊張。上周,央行連續5天開展7天逆回購操作,共計5000億元,中標利率維持2.20%,因共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實現凈投放4900億元。另外,8月17日對本月到期的兩筆中期借貸便利(MLF)一次性續作。近期,央行在銀行間市場的貨幣發放力度突然放大,超出市場預期,特別是央行對8月MLF超額發放,實現凈投放1500億元MLF,國債表現比較積極。結合央行領導近期在發布會上的表態“合理運用貨幣政策,支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否意味著央行階段性再次放松呢?評估來看,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較小。央行領導近期已經多次表態對于貨幣總量偏謹慎的態度。當下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的確相當緊張。此前央行發布數據,6月超儲率降至1.6%,進入7月還有大量的利率債發行、市場資金凈回籠等原因,預期這一數字有進一步的下降。同業存單的價格和發行量來看,銀行補充資金的需求很是旺盛。從更為接地氣的市場調研來看,銀行的確出現負債相對緊張的狀態。綜上,央行大概率只是隨行就市,對市場最必要的流動性給予“精細”的支持。
后期供應壓力仍然較大。7月,為了給特別國債的順利發行騰挪空間,一般國債和地方債的發行速度明顯放緩。地方債繼5月1.3萬億的天量發行后,6、7月發行量都在2800億元左右。進入到8月第三周,地方債的發行量已經達到7100億元,加速明顯。這主要是對積極財政政策要求的“早落地早受益”政策思路的落實。截至7月,新增地方債發行的全年任務完成量已經超過60%。據此估算,接下來兩個月之間的的債券供應壓力仍然較大。另一方面,從機構同業發行產品的角度觀察。7月,定開債發行大約1169億元。8月以來,定開型債券基金的發行較7月有所收窄,最新數據是585億元,久期大多集中于中久期債券,對于5年期限的債券起到一定的支撐。
近期債券市場波動率持續加大,受到定開型債券基金配置需求的拉動,債市利率有一波快速的下行。對于交易型機構,可以結合股債蹺蹺板這一角度,適當參與區間振蕩偏空交易。利用短期內中久期債券受到配置盤追捧的因素,小量嘗試做陡曲線策略。(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