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兩黨圍繞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分歧難解,美元再度進入跌跌不休模式。
截至8月19日20時,美元指數在92.33左右,盤中跌至過去28個月以來最低點92.12。
“與此前投機客大舉沽空美元導致美元持續下跌不同,此次美元下跌的最大驅動力,來自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Blue Line Futures市場策略師Phillip Streible向記者指出。近期歐盟計劃為7500億歐元經濟復蘇計劃發債籌資,令歐元區高質量高流動性債券大幅擴容,驅動這些投資機構紛紛加倉歐元頭寸以對沖美元下跌風險。鑒于歐元在美元指數占據約2/3權重,歐元上漲動能增強必然給美元指數構成新的下跌壓力。
在他看來,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之所以如此追捧歐元,還在于他們預期美元尚未見底——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對貨幣政策框架的評估將在9月份結束,到時美聯儲很可能會引入平均通脹目標制,作為啟動掛鉤國債收益率曲線QE措施的重要參考依據,其結果是美元流動性進一步泛濫,美債實際收益率持續下跌,進而動搖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近日,美銀對資產管理規模高達1.2萬億美元的89位基金經理調研發現,約40%受訪者認為美聯儲持續加碼QE措施與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將導致明年全球美元儲備減少,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逾30%受訪者認為歐盟7500億歐元經濟復蘇計劃正推動歐元看漲情緒持續升溫。受此影響,逾36%受訪者認為押注美元貶值正成為當前最受歡迎的套利交易,這個數值也高于7月份美元大跌期間的30%。
然而,沽空美元的套利交易能持續多久,存在諸多變數。以往美國大選前夕,美元很大幾率會重回強勢反彈,因為大選不確定性將導致投資者轉而買入美元避險。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的跌跌不休,正驅動金價趁勢出現回升行情。
截至8月19日20時,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報價在1992美元/盎司附近,盤中一度突破2000美元/盎司,較一周前創下的低點1874美元/盎司回升逾120美元,離兩周前創下的歷史新高——2089.2美元/盎司僅有約90美元的“差距”。
“相比此前散戶大舉買入黃金ETF驅動金價飆漲,此次金價回升的主要驅動力,來自新興市場民眾日益增加的避險情緒。”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外匯策略主管Mark McCormick向記者指出。盡管美元指數自3月以來跌幅超過10%,但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備受疫情沖擊導致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仍然大幅貶值逾15%,迫使當地民眾日益擔心通脹壓力升溫與資產貶值,紛紛買入實物金條避險。
僅在土耳其,由于土耳其里拉今年以來較美元貶值約20%,短短兩周內當地民眾購買逾70億美元金條。
美元持續下跌“新動能”CFTC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當周,投機客的美元凈空倉頭寸增至321.2億美元,較前一周增加31.8億美元,創下7月以來的最大單周增幅。
Phillip Streible指出,這主要是受到當前兩大市場預期的影響。一是美國兩黨圍繞新一輪經濟刺激方案分歧難解,導致美聯儲短期內不得不扛起支撐美國經濟復蘇的重擔。因此金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短期內將加大資產買入力度釋放更多美元流動性“力挺”美國經濟;二是不少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認為美聯儲即將公布的最新貨幣政策紀要里,很可能會釋放針對貨幣政策框架的評估結果,不排除釋放“引入平均通脹目標制”,“出臺掛鉤國債收益率曲線的QE措施”等信號。
驅動越來越多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加速撤離美元資產。
“鑒于7月以來美國中長期債券發行規模大幅飆漲,我們認為美國政府正在默許美元貶值以減輕償債壓力,加之美聯儲擬引入掛鉤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新QE措施進一步壓制美債收益率,因此我們只能借助歐盟擬發債7500億歐元為經濟復蘇計劃籌資的契機,將20%美債資產轉化成歐債頭寸。”一位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
美銀針對89位基金經理的調研結果顯示,約40%受訪基金經理認為明年全球美元儲備減少,將令美債吸引力減弱,由此給機構投資者造成不小的資產分散化配置壓力。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不少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正普遍計劃將10%-15%美債頭寸換成歐債頭寸。究其原因,是美元歐元匯率“此消彼長”正影響著他們的最新資產配置策略。具體而言,盡管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0.656%,若未來4個月美元指數繼續回落2%,持有美債的實際回報率將變成-1.344%;相比而言,盡管當前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為-0.481%,若未來4個月歐元/美元的漲幅逾2%,持有德債的實際回報率則達到1.519%。
“目前,只有歐元區疫情反彈,以及美國大選不確定性驟增引發的避險情緒,才能遏制大型資管機構持續追捧歐元頭寸的熱情。”摩根大通策略師馬特伊卡(Mislav Matejka)坦言。盡管8月19日歐元兌美元匯率一度創下2018年5月以來新高1.1966,多數資管機構依然認為歐元兌美元匯率很快會上漲突破1.21整數關口。鑒于歐元在美元指數的權重達到約2/3,歐元升值動能持續增強,勢必給美元構成更大的下跌壓力。
金價收復一半失地“背后”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持續跌跌不休,正驅動金價快速收復一半失地,加速重回牛市行情。
“過去一周,逾10億美元量化投資資金已重返黃金市場追漲金價。”一位美國貴金屬交易經紀商向記者透露。這背后,是上周金價觸底反彈期間,黃金與美元的負相關性進一步提升至逾90%,驅動越來越多量化投資機構加大沽空美元同時買漲金價的資金規模。
他坦言,量化投資資金來得快,去得也快。一旦美元觸底反彈,他們就會隨之獲利離場,因此金融市場都沒有將量化投資資本視為“助推金價重回牛市的堅實后盾”。
馬特伊卡表示,目前金價之所以快速重回牛市行情,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新興市場民眾購金熱情與日俱增。盡管3月以來美元指數驟跌逾10%,不是所有新興市場貨幣都因此受益飆漲——土耳其、巴西、南非等備受疫情沖擊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兌美元匯率反而出現逾15%的貶值。因此,這些新興市場國家民眾對通脹升溫與資產貶值的擔心與日俱增,迫使他們紛紛買入金條等實物黃金“避險”。
一位黃金貿易商告訴記者,由于這些國家地區實物黃金需求日益旺盛,運往當地的現貨黃金溢價幅度,從以往的2-3美元/盎司一下子跳漲至5-7美元/盎司,這背后,一是當地黃金需求增加抬高了現貨交易價格,二是不少黃金貿易商擔心這些國家經濟放緩導致外債兌付違約風險加大與貨幣持續貶值,紛紛抬高現貨黃金交易溢價幅度對沖匯率風險。
不過,這些新興市場民眾的購金熱情同樣未必助推金價快速再創歷史新高,因為疫情沖擊令中國、印度等黃金消費大國實物黃金消費需求較以往疲軟,某種程度影響不少金融機構對黃金的看漲熱情。
記者注意到,相比此前現貨黃金(因大量散戶投資者買入黃金ETF)價格持續上漲帶動黃金期貨走高,本周以來黃金上漲的特點截然不同,變成黃金期貨價格上漲帶動現貨黃金走高。
“這表明機構投資者重新主導了金價波動走勢。”RJO Futures高級商品經紀人Bob Haberkorn向記者分析說。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以來推動金價走高的最大資本,不再是對沖基金與散戶投機資本,轉成高盛、摩根大通等黃金做市商。
CFTC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當周,這些黃金做市商(即互換交易商)持有的黃金凈多頭頭寸較前一周驟增107.44萬盎司,成為上周最大的黃金凈多頭增持者。
“這背后,是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正押注美聯儲即將引入平均通脹目標制,以及出臺掛鉤國債收益率曲線的新QE措施,驅動美債實際收益率進一步下跌與美元日益泛濫,令金價有望在短期內迭創新高。”Bob Haberkorn指出。(陳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