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內已有兩家AI醫療企業宣布融資消息,金額均在千萬美元級。8月17日,星藥科技宣布完成近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由DCM和源碼資本聯合領投,晨興資本跟投,天使輪領投方高榕資本持續加注;8月19日,奕診智能宣布完成1500萬美元的A1輪融資,由弘勵創投、個人投資者楊國安、明燁創投共同投資。
AI醫療目前是全球醫藥巨頭都在加碼布局的領域。據《科創板日報》此前報道,阿斯利康在今年首次參加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就帶來十大“AI+醫療”應用場景,并在線招募合作伙伴。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制藥巨頭都已在AI醫療領域找到了合作伙伴,大藥企與AI初創企業合作的模式較為常見。例如,輝瑞與AI初創企業晶泰科技和Exscientia建立合作關系;葛蘭素史克與指導藥物研發的初創公司Exscientia達成戰略合作,Exscientia 通過AI藥物研發平臺為GSK的10個疾病靶點開發創新小分子藥物;強生與AI技術開發和應用公司BenevolentAI達成新藥研發合作;武田制藥與AI藥物研發公司Numerate公司展開合作等。
此外,國內互聯網巨頭亦紛紛涉足AI醫療,騰訊于2015年和2018年兩度投資AI醫療初創企業晶泰科技,又在今年7月推出首個AI驅動藥物研發平臺“云深智藥(iDrug)”。據悉,云深智藥平臺已與多家藥企展開合作,將AI模型應用到實際藥物研發項目中,其中包括篩選抗新冠病毒藥物的相關研究。
百度則于2019年全資收購AI醫療數據服務提供商康夫子健康,B輪跟投AI制藥企業Inscilico Medicine;阿里達摩院亦持續在AI醫療領域發力。
AI醫療為何受到巨頭青睞?世界頂級科學雜志《自然》的一篇文章統計,每一種新藥在研發過程中平均耗費26億美元。而新藥研發的失敗率還很高,這一困境就催生出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技術,從而節省大量試錯的人力物力。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還在今年的人工智能大會上指出,“人工智能未來在醫療領域可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市場潛力巨大。”除了藥物研究發現以及藥物臨床研究的開發,AI在整個的運營生產,以及在醫院的商業應用的場景當中都會有一個體現。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醫療白皮書》,AI在醫學領域的應用主要有五大方向:藥物研發、醫學影像、輔助診斷、健康管理、疾病預測。IDC數據預計,到2025年AI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醫療行業將占總值的五分之一。
在過去一年中,還有鼓勵AI醫療的相關政策出臺,2019年2月,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北京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函》,提到醫療是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結合非常重要的板塊;6月,國家藥監局發布《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療器械軟件的審評要點及相關說明》;今年3月,受疫情影響,藥監局還出臺了《肺炎CT影像輔助分診與評估軟件審評要點(試行)》。
有投資人認為,“AI+醫療”的發展已經具備了政策層面的支持,隨著資本的介入,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勢必更上一層樓。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截止到8月,共有26起AI醫療領域相關的投融資事件,累計金額超18億元。(朱潔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