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以前,廣西柳州飼料加工商老袁在采購原料時總是很急,經常一大早就不停地給油廠打電話,詢問菜粕報價,商定提貨日期。如今,老袁在采購菜粕時沉穩了許多,這倒不是由于他年齡又大了兩歲,而是他了解了菜粕期貨,采購有了新渠道。學會用期貨工具,讓企業經營更加從容。
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菜系期貨運行平穩,功能發揮良好,已成為產業必不可少的風險管理工具。
我國菜籽及其產品菜油、菜粕供應對外依存度和市場化程度較高,受國際油脂市場影響價格波動劇烈,期貨市場已經成為產業上下游必不可少的風險管理工具。據業內人士估算,涉及菜系經營的大中型企業超過90%均在利用菜油期貨進行風險管理。
菜油、菜粕貿易商風險具有多樣化特征,期貨風險管理功能使得貿易商能夠實現低風險敞口甚至“零風險”。在跨區域貿易為主的菜油、菜粕市場貿易上,管理庫存風險和在途風險尤為重要。例如,跨區域貿易商在產區點價采購完成后,為防范價格下跌風險,多數選擇在菜油期貨上進行賣出套期保值。
對于進口菜籽壓榨企業和菜油進口商而言,在國外采購完成后面臨價格下跌風險,通常在國內菜油、菜粕期貨進行賣出套期保值,提前鎖定價格風險。
菜油終端加工企業通常通過買入套期保值鎖定采購成本,或通過賣出套期保值對沖庫存風險,菜油期貨已經成為終端加工企業原料采購和庫存管理中最常用的風險管理手段。如終端加工企業備貨過程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期保值構建虛擬庫存,在鎖定采購成本的同時又能節約資金成本,并能靈活調節現貨采購節奏。
菜油是我國重要的儲備油脂品種,每年地方都會進行儲備輪換。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菜油儲備輪換,能有效地規避儲備輪換中的價差損失風險,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目前,利用期貨市場實施儲備輪換已成為地方油脂企業的常規手段,也出現了一些經典案例。
以陜西糧農油脂集團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的省級油脂儲備中有10萬噸是菜油儲備。按照儲備輪換任務,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需對4萬噸菜油進行輪換。在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油脂油料供應端的不確定性使菜油價格存在大幅上漲可能,公司決定利用菜油期貨買入套期保值規避入庫采購階段價格上漲的風險。4月份,該公司完成4萬噸儲備菜油出庫銷售,平均售價6680元/噸,同時分批在期貨市場建倉,建倉均價為6520元/噸;5月下旬至6月初,公司買入菜油進行補庫,平均采購成本6950元/噸,同時分批在期貨市場平倉,平倉均價6860元/噸。本次利用期貨市場實施的菜油儲備輪換,不僅規避了價差損失風險,還使企業獲得了70元/噸的額外盈利。
今年油脂市場受宏觀和外圍因素影響較大,特別是受疫情影響,物流運輸不暢、下游復工進度不確定等問題相繼出現,菜油行業風險不斷聚積,期貨成為幫助實體企業抗擊疫情、復產復工的避險利器。
江西金佳谷物股份有限公司樟樹油廠承擔著6000噸省級儲備菜籽油的輪換任務,每兩年需要將油庫內老油輪出,再存入等量的新油保證庫存水平。樟樹油廠總經理郭志軍說:“油廠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和價格風險,特別是年后受疫情影響,運輸、質檢、結算等各方面都有問題,現貨貿易面臨較大困難,幸好油廠參與了期貨市場,出現較大風險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春節后,為保障樟樹油廠6000噸菜籽油的輪庫操作順利進行,樟樹油廠采取了“期貨虛擬庫存代替現實庫存、期現套利增加收益、交割途徑保障現貨渠道”的套保策略,幫助企業化解所面臨的風險。
樟樹油廠在相應期貨基差出現無風險套利機會時,立刻輪出菜籽油現貨的同時在期貨上買入相應數量的期貨合約,建立虛擬庫存,輪出的菜籽油價格風險得以規避。期貨市場的保證金制度讓企業節省了90%的資金。輪入補庫則可等待疫情結束后,將虛擬庫存通過期貨交割的方式轉為現貨。
運用菜油期貨有效降低了經營風險,在保障企業利潤的同時,也拓展了現貨采購渠道,規避了疫情期間現貨操作的意外風險。“下一步,樟樹油廠將繼續靈活使用期貨期權等工具,期現結合能夠幫助油廠更好發展。”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當前國內油脂市場的運行規律來看,以往界限分明的原料供應、產品消費的淡旺季開始模糊甚至消失了。特別是隨著油脂市場全球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國內外油料油脂價格波動加劇,不同油品之間的替代性增強,各品種間的價差變動較大,隨時隨地都會影響到具體某個品種的市場供求關系、價格漲跌。在這種情況下,菜油產業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市場知識,學會使用期貨工具。
目前油脂產業鏈已經有不少企業直接參與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也有一些借助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利用期貨市場服務生產經營。產業企業普遍認為,期貨工具專業化程度相對較高,利用期貨管理風險需要有專業團隊支持,并完善內部相關機制和流程。最重要的是結合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嚴守交易紀律,合理參與,做好風險控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期貨工具服務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作用。(馬治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