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7月份貸款基礎利率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減負3540億

發布時間:2020-08-26 15:57:12  |  來源: 中國網財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2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介紹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是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者:近期,市場比較關心金融機構向企業合理讓利的問題。我們注意到,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前7個月金融機構已經為市場主體減負8700億元,請問這8700億元主要是從哪些方面實現的?剛才劉行長提到,今年預計金融機構會向市場主體讓利1.5萬億元,在完成8700億元的基礎上,剩下的任務將如何完成?另外一個問題,當前銀行減免收費作為今年1.5萬億元讓利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比較受社會關注的,請問銀保監會在推動銀行部門減免收費方面有哪些具體的措施?謝謝。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今年前7個月,金融部門積極通過降低利率、減少收費、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為市場主體減負共計8700億元,8700億元分以下幾方面:一是降低利率減負4700億元。其中,LPR下行引導貸款利率下降減負354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支持發放優惠利率貸款減負370億元,債券利率下行為債券發行人減負790億元。二是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中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還有前期的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總共減負1335億元。這里面延期還本付息可以減少企業負擔大約1215億元,支持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為企業節約擔保費等費用大約120億元。三是銀行通過減免服務收費,為市場主體減負2045億元。四是支持企業重組和債轉股減負大約660億元。除這些以外,金融部門還通過核銷等方式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以自身的財務資源承擔了市場主體的成本,既增強了金融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也是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借這個機會,我想說明一個概念,就是金融部門按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為市場主體減負,與商業銀行的利潤變化,不是一一對應關系,更不是零和關系,不是說減負1.5萬億元,商業銀行利潤就相應減少,不是這個對應關系。商業銀行貸款收入是貸款利率和貸款數量共同決定的,商業銀行降低貸款利率后會增加貸款的需求,會導致貸款數量的擴大,價格降了,貸款的數量就增加了。這會對商業銀行因為降低貸款利率造成的收入減少起到抵消的作用,量大了可以抵消價格下降的影響,這就是薄利多銷。另外,商業銀行的利潤還取決于資金成本以及不良貸款處置等諸多因素。2020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貨幣政策操作,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并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雖然貸給企業的利率降低了,但是金融機構自己借的錢利率也降低了,利差有所縮小,但并沒有縮小的那么大,成本下來,這也對商業銀行利潤減少起著抵消作用,不會減那么多。

后面還有幾個月,8月-12月,金融部門還將繼續為市場主體減負大約6000多億元,全年合計減負1.5萬億元,估算的辦法是根據當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過疏通利率傳導,推動貸款利率略有下降,并落實好各項已出臺的政策情形估算的。謝謝。

關鍵詞: 貸款基礎利率 貸款利率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