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央行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2.7萬億元 同比增長36.7%

發布時間:2020-08-26 15:59:45  |  來源: 中國網財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今日(2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介紹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政策落實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是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者:關于現在的趨勢。很多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鼓勵他們的公司逐步離開中國,逐步不怎么依靠中國的市場,中國人民銀行是否擔心這種情況、這種趨勢?是否擔心會影響到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化?謝謝。

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從金融開放的角度做點回答。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并且盡快使之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兩年來,國際形勢變化和疫情帶來的沖擊并沒有打亂金融開放的節奏,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籌協調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先后宣布并推動了超過50余條具體的開放措施,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是明顯加快的。

一是大幅放寬外資金融機構準入。徹底取消了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降低資產規模、經營年限以及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已經有多家外資機構控股境內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多家全球性資產管理機構有意設立外資全資的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參與設立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外資機構從金融的角度進入中國的積極性是加大的,并不是撤離的趨勢。

二是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全面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原來是有限制額度的,后來逐步擴大,現在取消了額度限制。放寬境外機構投資者本外幣匯出比例限制,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允許外資機構開展銀行間市場債券承銷和評級業務,給予外資機構非金融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商資格,債券市場的境外發行和投資主體不斷擴大,會計、稅收、交易等配套制度不斷完善。啟動了滬倫通,A股平穩納入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系列,納入MSCI因子提高到20%。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旗艦指數,吸引了更多增量配置資金。機構來的多,資金來的也多。

三是取消企業征信評級、信用評級、支付清算等領域的準入限制,給予外資國民待遇。美國運通、萬事達卡的境內機構已獲批在中國境內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標普、惠譽在我國境內設立的獨資公司已獲準開展信用評級業務。

與此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呈現良好勢頭。2020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12.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6.7%,占本外幣跨境收付比重的45%,人民幣連續8年成為我國第二大跨境收支貨幣。一季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份額超過了2%,比2016年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時增長了將近1倍。人民幣的計價貨幣功能也取得了新進展。5月份,中國寶武與全球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實現了首次人民幣跨境結算。

歷史和實踐表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金融業對外開放是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繼續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主動有序的意思是,金融對外開放是中國自己的需要,是利益所在,是理性選擇,對外開放并不是為了滿足別人高興或者為了讓別人不高興。中國金融不會因為有外界逼著我們就開放,也不會因為有外界逼著我們就不開放。下一步的考慮,一是確保各項已經宣布的開放措施落地,完善相應的政策制度,促進有序銜接。二是推動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現制度性、系統性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在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同時,我們將更加注重風險防控,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結合中國的國情,并參考國際上的最佳實踐,完善監管標準、會計準則等制度和安排,使監管能力和開放水平相適應。四是維護完善現有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更加主動參與國際經濟治理,形成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謝謝。

關鍵詞: 央行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