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注冊制下的創業板首批18家企業即將上市,資本市場全面注冊制改革由增量市場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正式邁向了存量市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將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投資者資產配置效率;也將在中國資本全面注冊制改革進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是存量市場改革的第一步,將起到全面注冊制改革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伴隨著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中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邁出了第一步。注冊制是成熟資本市場(如美股、港股)中所運用的核心制度。其相關制度安排,對優秀企業上市融資及上市后再融資發展的吸引性更強、發展條件更優,也可以使得市場投資者實現資產配置效率與效益的最大化。伴隨著科創板注冊制的平穩運行,注冊制在資本市場中發揮的效果已逐步體現。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是存量市場注冊制改革的第一步,不會是最后一步,中國資本市場必然會迎來全面的注冊制改革。伴隨著創業板市場在注冊制下的發展,未來創業板也將在存量市場改革中起到示范效應。
二、對企業通過注冊制方式上市而言,創業板補齊了科創板行業缺口,行業范圍得到擴寬。
在行業定位上,注冊制改革后的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而此前運行注冊制的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型企業,突出硬科技特色。可以看到,未來將會有更多非“硬科技”行業的企業實現在注冊制下的創業板上市融資發展,這也是對科創板行業缺口的一個補充。數據上看,截至8月20日,深交所已受理365家企業的創業板首發上市申請。按證監會行業分類劃分,創業板申報企業廣泛分布于52個行業,其中189家新申報企業涉及40個行業。申報企業還涉及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批發零售等新模式、新業態產業。
三、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將帶來上市公司價值分化,投資者結構將進一步優化。
參考海外運行注冊制的成熟資本市場,未來創業板也將與美股、港股一樣,形成上市公司價值的分化。少數的行業頭部公司將享受高估值溢價,占據市場內主要的交易份額與市值;而剩下大多數的非行業龍頭、無基本面支撐的上市公司,則會逐漸喪失估值溢價以及流動性,甚至會被退市。此外,注冊制下的創業板,上市前五日不限漲跌幅,漲跌幅限制改為20%。這一變化將加大個股的短期波動,并且也會影響到創業板整體市場的波動。所以,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不具備專業投資判斷能力的投資者數量將逐步減少,市場投資者結構將呈現專業機構化。(作者:知名財經學者、創投專家,如是資本董事總經理、如是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奧平)
關鍵詞: 存量市場注冊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