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參與國際基準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國基準利率體系》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下階段,中國銀行間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重點在于推動各類基準利率的廣泛運用,通過創新和擴大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債券回購利率(DR)在浮息債、浮息同業存單等金融產品中的運用,將其打造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市場定價的關鍵性參考指標。
白皮書指出,與國外相比,中國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雖整體起步較晚,但在培育基于實際交易的基準利率方面,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自中國建立銀行間市場之初,就已培育形成了基于實際交易的債券回購利率等基準利率,具有較好的基準性和公信力,至今已超過20年。經過多年來持續培育,目前中國的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信貸市場等基本上都已培育了各自的指標性利率。DR、國債收益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在相應金融市場中都發揮了重要的基準作用,為觀測市場運行、指導金融產品定價提供了較好參考。
白皮書強調,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國的基準利率體系還需不斷健全。目前除LPR被廣泛用于貸款利率定價外,其他基準利率主要發揮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的指標作用,直接運用其作為定價基準的金融產品仍較為有限。下一步,中國基準利率體系建設的重點在于推動這些基準利率的廣泛運用。其中,由于DR最能充分體現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和融資利率水平,市場認可度較高,且與國際上新基準利率——無風險基準利率(RFRs)最為接近,未來要重點通過創新和擴大DR在金融產品中的運用,將其打造成為中國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市場定價的關鍵性參考指標。(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