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存量房貸自主轉換的最后一天,林一通過手機銀行辦理了相關業務。
林一日前收到銀行短信提示稱,“按照人民銀行[2019]30號公告要求,為簡化您的操作,工商銀行將于2020年8月25日起將您在我行的住房貸款轉換為LPR浮動利率定價方式。如您希望自主轉換,可于8月24日前通過手機銀行辦理”。
“既然是市場普遍預計利率下降是趨勢,我便選擇了轉換,至少短期內是優惠的。如果將來不降反升,我就盡量把房貸提前還了。”林一對記者說。
還有一次撤銷機會
日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均發布公告稱,于8月25日起,對符合轉換條件但尚未辦理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定價基準批量轉換為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定價方式。
批量轉換完成后,若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于2020年12月31日(含)前通過相關渠道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公告一出,房貸利率要不要轉換,如果轉換又該如何選擇,再次成為房貸族熱議的話題。
農行公告稱,如客戶希望撤銷批量轉換,保持原合同的定價方式,可通過相關渠道申請辦理,但是撤銷操作僅能辦理一次。
工商銀行公告也顯示,如對批量轉換結果有異議,可在2020年12月31日前通過手機銀行轉回原來的基準利率定價方式。
最遲8月31日前完成
據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0.07萬億元。也就是說,30萬億元的存量房貸,將迎來計價方式的巨變。按照央行規定,2020年1月1日前的存量浮動利率房貸利率“換錨”,最遲8月31日之前完成。
如果客戶在8月31日前沒有主動轉換,銀行會如何處理呢?其實,在五大國有銀行同時發布公告之前,交行、招行、民生、浦發、興業等銀行已宣布批量轉LPR。
銀行為什么要批量轉LPR?
有銀行人士認為,大部分人不主動進行選擇,是銀行出臺批量轉LPR政策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存量房貸轉LPR工作于今年3月1日啟動,而多家國有大行主動選擇轉換的客戶只有20%左右。
不過,銀行此舉也引發爭議。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對銀行來說,如果未經客戶同意就批量轉換,將來LPR上行超過一定水平,不排除相關投訴可能增加,銀行將存在一定聲譽風險。
部分客戶年內房貸利率可能下調
據了解,各家銀行對于此次定價基準轉換后的利率調整日規定并不完全一致。六大行中,建行、交行、郵儲、中行和農行都規定利率調整日與原合同保持不變,只有工行的重定價日調整為貸款發放日對應日。
對于重定價日是在轉換日期之后的客戶,年內就會執行最新的房貸利率;而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或是在轉換日期之前的客戶,將在明年規定時間進行調整。
相較去年12月,目前5年期LPR已下調了15個基點。因此,選擇LPR定價方式的客戶如果近期就要進行利率重定,房貸利率馬上就能下調0.15個百分點。
如果客戶對本次批量轉換LPR不滿意,在年底前有一次撤銷操作機會。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存量房貸此前基本都是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定價基準,而LPR形成機制改革之后,貸款基準利率逐步淡化,調整的可能性不太大。批量轉換后客戶如再申請轉回原合同安排,其實就跟選擇固定利率差不多。
關鍵詞: 住房按揭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