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仍對中資股持建設性立場,建議投資者堅守優質的板塊龍頭。”近日,瑞銀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在A股研討會上表示。在瑞銀看來滬深300仍有上升空間。
實際上,近日A股市場走出了觸底反彈的行情,上證指數9月2日也站穩3400點。而滬深300也直逼近年來最高值。不過,劉鳴鏑預計,預判滬深300指數仍有16%的上升空間。而樂觀估計恒生指數也將有15%的上升空間。
根據瑞銀對中國股市追蹤報告顯示,截止8月27日,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企業中,分別有447家、179家公布了2020年2季度和2020年上半年業績。在這些成份股企業中,2020年2季度的總體盈利同比增長分別為38%和12%。劉鳴鏑認為,從年中報數據來看,增長主要是非金融股在新冠疫情沖擊過后強勁復蘇。
具體來說,瑞銀表示,最大的增長貢獻力量是聯網、消費和券商股。按2020年2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速從高到低排名,前三大MSCI中國指數子板塊是軟件及服務、零售、商業和專業服務;滬深300指數情況也相同,排在前三位的子板塊是多元金融、軟件與服務、食品飲料煙草。
而對于配置問題,劉鳴鏑建議,A及H股可選消費品、機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股與H股電信服務股,但低配銀行股,券商為標配,而大金融行業中僅有金融科技進行超配。她認為,在金融科技能以更低成本、更大規模性提供更多金融服務的情況下,人們預計金融科技最終會否壓倒傳統銀行業務,就像電商壓倒實體零售一樣。
針對銀行的低配,劉鳴鏑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瑞銀策略團隊在進行了跨國比較后有了全球競爭格局,并判斷金融行業在內地即將開放了,應該需要進行更大整合以及提高效率。
此外,劉鳴鏑表示,周期股今年早先是低配的,但是現在已經變成了超配。其中材料行業是重要的超配方向。一個是建筑防水材料、油漆、金和銅,金受益于通脹預期上升,銅受益于超高壓建設。而油漆、防水材料將在老社區改造等地產的竣工和后周期的受益。同時交通運輸、工業股和能源股有一定的低配。
與此同時,此前防御股實在估值過低,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如電信行業等,這些行業估值較低但收入的增長穩定。“所以防御型板塊有3%的超配,主要來自于電信的超配和可再生能源小小的超配。”劉鳴鏑表示。(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