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股價美東時間周二(9月1日)延續周一漲勢,繼續創造歷史新高。年初至今,該股累計上漲80%,將同期標普500指數近8%的漲幅遠遠甩在身后。華爾街分析師對此密切關注,并試圖解析該股飆漲背后的邏輯。
在給客戶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美國銀行分析師瓦姆西•莫漢(Wamsi Mohan)指出了該股“與大盤相比前所未有的強勁表現”背后的可能因素。
莫漢指出,過去幾周的交易數據顯示,散戶投資者的資金流入強勁,表明動量(momentum)是推動蘋果股價上漲的最強因素。
動量投資簡單而言就是趨勢投資,更通俗一點就是“追漲殺跌”。而動量投資,是最為常見的量化投資策略之一。
但他同時警告稱,這種動量是把“雙刃劍”,并指出蘋果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業績預期存在風險(尤其是其高端iPhone的表現)。不過,他指出“短期內動量可能會壓倒估值”。
莫漢寫道:“我們與機構投資者的對話表明,考慮到相對較快的價值重估以及對基本面無法支撐持續上漲的擔憂,錯失恐懼(FOMO)尚未發揮作用。”
與此同時,該分析師將蘋果的目標股價從117.50美元上調至140美元(較該股最新收盤價高出逾4%),同時維持對該股的“中性”評級。
截至周二收盤,蘋果股價上漲3.98%,報134.18美元,為正式拆股后連續兩日大漲。該公司市值接近2.3萬億美元,有史以來第一次超過追蹤小盤股的羅素2000指數的總市值。
大行上調目標價
自蘋果實施拆股計劃以來,除美銀外,還有其它投行上調了對該股的目標價。
美東時間周二早些時候,摩根大通將蘋果目標價從115美元上調至150美元,并維持“增持”評級。
該行分析師薩米克•查特吉(Samik Chatterjee)表示,鑒于蘋果目前的高估值,現在不是個好買點,但其潛在的營收和盈利增長以及即將推出的5G iPhone很難讓投資者賣出。在足夠吸引人的定價策略下,iPhone 5G的銷量周期將比預期的更加強勁。他認為,從潛在的盈利上升空間和自由現金流指標來看,蘋果的估值溢價是合理的。
德銀也于日前重申了對蘋果的“買入”評級以及140美元的目標價。
該行分析師Jeriel Ong指出,蘋果在周一拆股后的股價上漲表明,市場環境不太受基本面驅動,而越來越受情緒驅動。Ong表示,雖然股票拆分對蘋果這樣的高價股確實有打開投資者群體的價值,但也越來越受制于散戶投資者群體背后的心態,他們可能不像大型機構投資者那樣受基本面驅動。
該分析師同時指出,盡管如此,蘋果仍是美國五大科技巨頭中最易被了解的公司,因為50%的美國消費者將iPhone作為主要的智能手機設備,這使得散戶投資者群體更容易了解該公司以及它創造利潤的方式。(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