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油價跌至了三周多以來的最低水平,因市場預期煉廠原油需求將在秋季下降,同時在美元上漲之際投資者買入美元避險。
盡管美國政府報告顯示國內原油和汽油庫存減少,但許多煉油廠將很快停止運營以進行設備維護。設備維護通常在秋季進行,因為夏季之后燃油需求下降。這也提醒投資者,已經因疫情受到壓制的石油和汽油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減弱。同時,美元創出兩周以來的最大漲幅,降低了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的吸引力。
此前在4月,歐佩克OPEC+及其他成員國達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石油減產協議,在2020年5-6月減產970萬桶/天。而上月為了平衡石油市場,歐佩克8月當月允許增產,當月歐佩克的原油日產量增加55萬桶至2394萬桶,但增幅僅為協議允許水平的一半。
申萬宏源觀點稱,石化產品價格與原油有較強的關聯度,參考2009、2016年時,油價從底部反彈過程中,石油化工經歷了較長的景氣周期。由于本輪油價下跌主要由需求因素導致,未來石化行業的競爭或進入存量市場的博弈階段。
從歷史上石化的產能周期而言,分為低成本原料驅動、下游需求驅動、以及技術進步為驅動三大因素。低油價意味著以原油為原料的石油化工行業競爭力的增強;尤其是以石腦油為原料的乙烯路線成本受益。大煉化的上下游一體化后的優化能力增強。
申萬宏源分析師謝建斌指出,聚酯產業鏈(PX+PTA+滌綸長絲)的總利潤和油價有著較強的相關性,龍頭企業以規?;⒓夹g進步、一體化的優勢等帶動成本下降,盈利能力將會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同時也看好丙烯-聚丙烯產業鏈。丙烯+聚丙烯的總利潤穩定,海外煉油的開工率降低產生供應缺口。由于新建裂解乙烯裝置的原料輕質化,以及很多新建煉油裝置中并沒有設置FCC單元,對應的丙烯產量也會相應減少。
申萬宏源觀點稱,目前石化下游的需求放緩,或將進入存量市場的博弈階段。在行業較弱的格局下,其更看好以大煉化為主導的產鏈上下游一體化。(薇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