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國內甲醇庫存下降至125.68萬噸,較8月初的年內高點147.24萬噸大幅減少21.56萬噸。港口地區甲醇價格自1580元/噸上漲至1860元/噸。內地方面,受下游階段性補貨影響,西北地區甲醇價格自1200元/噸漲至1260—1280元/噸。原油及能化市場積極推漲,甲醇市場樂觀情緒有所恢復。
港口地區庫存下降
8月以來,華東、華南地區接連遭受了6次臺風襲擊,疊加長江流域2次洪峰,總計造成華東、華南港口地區先后封航累計10余天,大量進口甲醇船只延誤、滯港。8月累計進口到港貨物較7月的136萬噸大幅下降30余萬噸。但下游需求并未受到明顯影響,沿海地區4套主要的甲醇制烯烴裝置開工穩定,傳統下游延續按需補貨的節奏,港口庫存整體開始下降。
截至9月初,沿海港口地區甲醇總庫存在125.68萬噸左右,較8月初年內最高點147.24萬噸下降21.56萬噸,降幅達14.6%;低于去年同期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3.8%。港口地區可流通貨源降至28.2萬噸左右,較年內高點43萬噸下降14.8萬噸,降幅達34%。
港口地區庫存及可流通庫存快速下降,造成貿易商惜售,可貿易甲醇隨之減少,甲醇價格上漲。截至9月2日,華東港口地區價格在1860—1870元/噸,華南地區在1830元/噸,較8月初上漲200元/噸,漲幅12.5%。
內陸價格緊隨走高
港口地區價格走高后,打開了與內地多個地區的套利空間,并吸引西南、西北、華中、山東等地貨物流向港口地區,內地價格隨之走強,其中西南川渝地區自1430元/噸漲至1580元/噸,河南地區自1430元/噸漲至1480元/噸,魯南地區自1500元/噸漲至1580元/噸。西北地區在周邊上漲之后,出貨價也從1200元/噸漲至1260—1280元/噸,部分貨物緊張廠家報價已升至1400元/噸。
由于甲醇現貨價格長時間處于底部,下游維持按需接貨的節奏,沒有過多的庫存,部分下游不得不被動拿貨,助推了甲醇價格走高。當前,在主要下游中,甲醇制烯烴開工較為穩定,需求維持剛需;醋酸與MTBE開工率已超越去年同期,需求較為旺盛;但甲醛、二甲醚等部分下游受需求萎縮影響,開工率一直偏低,需求難以放量。
整體上,當前甲醇制烯烴開工率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傳統下游綜合開工率也與去年同期持平,需求基本恢復,而甲醇裝置在檢修后集中重啟,開工率一度走高至71%左右,但本周受西北部分裝置意外檢修影響,再度回落至68.6%。甲醇市場嚴重的供大于需矛盾基本解除。
不過,由于甲醇裝置開工率不穩定,以及下游開工表現不一的差異化結構,甲醇行情仍不確定。尤其國內甲醇庫存維持高位,下游持續按需接貨,進口一旦出現較大反復,行情有再度出現極端化走勢的可能。
綜上所述,目前甲醇市場基本面改善較為明顯,但考慮到國內甲醇裝置開工率偏高,港口地區庫存總量不低,且隨著進口到港逐步恢復正常,市場或逐步恢復理性。不過,甲醇價格不會大幅下滑。期貨方面,2009合約臨近交割,期現將逐步平水;2101月合約不確定性較強,建議觀望。(于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