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原生鉛產量恢復,白銀增量可期。同時,銀價高企,下游需求受抑制,白銀累庫態勢明顯。疊加金銀比回升,CFTC白銀期貨凈多持倉下滑。倉價背離,與2011年牛熊轉換節點類似,短期銀價或下跌。
供給恢復
國內基本沒有大型單一的白銀冶煉企業,主要是有色金屬鉛的伴生金屬產品。由于國家統計局統計的白銀月度產量存在6個月的滯后公布期,原生鉛產量成為預估白銀產量增速較好的指標。鉛分為原生鉛和再生鉛,最主要的差別在于原料的不同。由鉛銀精礦冶煉生成的鉛,我們通常稱為原生鉛;而回收廢電瓶冶煉產品的鉛,我們稱為再生鉛。
上半年,原生鉛生產并沒有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擾動。據統計,一季度原生鉛產量出現同比5%的下滑,但是二季度產量恢復迅速,截至7月底同比上漲3%。疫情使得廢電瓶傳統的回收途徑受阻,疊加銀價迅速回暖,原生鉛煉廠生產積極性顯著上升。因此,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白銀產量將更上一層樓。
累庫明顯
白銀庫存數據更新頻率相對較快,能較為及時地反饋市場供需結構。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庫存增幅明顯,由年初的3363345千克,增加至8月28日的5272050千克,增幅高達56%。特別是6月初以來,庫存連續攻破4000、5000噸大關,累庫加速。雖然日度的便捷交割制度“功不可沒”,但也同時表明下游對高價銀不認可,需求受到抑制。這導致持貨商為維持企業現金流,積極在盤面拋貨注冊倉單。供大于求拖累銀價上行。
金銀比回升
1968年以來,金銀比上漲趨勢明顯,表明黃金價值屬性好于白銀。目前金銀比位于70以下,相比年初的80下滑了近12.5%,創出年內新低。從供需端分析,黃金有央行貯備背書。白銀所有的上漲邏輯,黃金都可以覆蓋,所以白銀對于黃金的非理性強勢,在供大于求背景下或消散。
同時,白銀ETF持倉量處于高位,但持倉變化相對價格變化滯后,預示著白銀價格漲勢難以延續。分析2011年白銀牛熊轉換節點,我們發現銀價在2011年5月攀升至歷史最高點,但凈多持倉則沒有超越前高,出現了背離,這與目前的白銀市場類似。
總之,白銀作為一種輕奢飾品,消費者對價格敏感性很強。白銀供大于求的結構將壓制銀價。短期金銀比處于年內低位,加之CFTC白銀期貨凈多持倉持續下滑,預示著銀價仍將繼續回落。(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