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唐人神(002567,SZ)董事長陶一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判斷,各大豬企在建或將建產能達20億頭,生豬養殖行業或將面臨滅頂之災,2022年豬價或跌至4-5元/斤。該媒體報道上周五發表后,養殖股在周一出現暴跌。對此,財聯社記者咨詢多位行業人士,均表示不清楚20億產能相關情況,且各大豬企出欄規劃與20億規模相去甚遠,2022年豬價是否會跌至4-5元/斤,也面臨大量難以預測的影響因素。
唐人神董事長看空 養殖股暴跌
9月7日,養殖股全線暴跌,12家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全線收跌,除羅牛山(000735,SZ)、溫氏股份(300498,SZ)下跌0.09%與3.54%之外,10家跌幅超5%,其中唐人神、新希望(000876,SZ)、正邦科技(002157,SZ)等4家跌幅超8%,天邦股份(002124,SZ)跌停。
暴跌之前,9月4日(周五)收盤后有媒體報道稱,陶一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大養豬企業已發布的在建或將建的養豬項目規模將達20億頭,而中國豬肉消費僅6.5億頭,未來生豬行業會出現產能過剩,或將面臨一場災難。”
財聯社記者就此預判咨詢某養殖行業資深專家,專家認為:“現在頭部企業的養殖規模跟20億頭相去甚遠,如果20億數據不假,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把豬企提前準備的養殖用地全部換算成產能,才有可能接近這一數據。”某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未找到20億產能的明確數據來源。”
記者隨后致電唐人神證券部,詢問20億產能數據是否經公司內部統計而來,工作人員表示:“這是董事長接受媒體采訪(公布的數據),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我們還在核實中。”
據悉,生豬養殖行業頭均固定資產投資額約1000元左右,20億頭在建或將建產能需2萬億投入,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新希望等12家A股上市豬企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僅316.22億元,若規劃產能為20億頭,各家企業投資規模僅有1.58%。
2年后豬價跌至4-5元/斤?
在看多產能后,陶一山看空未來豬價,他對媒體表示:“豬肉價格拐點就在明年初,隨著新一波豬周期啟動,生豬產能將面臨過剩。早已有圈內養豬大戶預測,到2022年,國內肉價將跌到10塊。我更悲觀,屆時肉價跌到4-5塊都是完全可能的。”
對此,某養殖類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明年年初出現價格拐點是有可能的,但是否就開始面臨過剩,一路跌至4-5元/斤,這個不確定性太大了。”
其實,豬價在此輪周期中至少已出現3次高位拐點,拐點之后,價格都再次走高。中國畜牧業信息網數據顯示,22個省市平均豬價在2019年11月1日摸高至40.98元/公斤后,隨即下行,至12月跌至32.08元/公斤后又開啟一輪上漲,2020年春節期間上漲至38.32元后又拐頭向下,跌至27.61元/公斤后再次反彈,至今仍在37.5元/公斤左右徘徊。
該上市公司人士還表示,在如今的能繁母豬種群數量之下,2021至2022年開始出現生豬產能過剩,進而導致價格下跌,可能性較小。
據悉,能繁母豬從配種備孕到懷孕,再到小豬吃奶、育肥,共需經歷11個月左右,在現今生物育種技術支撐下,能繁母豬能提供的出欄種豬數量極限約16-25頭,即使2022年底出現過剩,也需2021年底出現能繁母豬過剩。
現今能繁母豬種群正在不斷恢復,但距離過剩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國政府網數據顯示,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在2019年9月觸底至1913萬頭,隨后開始緩慢回升,至2020年3月回升至2164萬頭。農業部數據顯示,2020年5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增長3.9%,約2200萬頭左右。2200萬頭左右的能繁母豬存欄較2015至2017年的3500-4000萬頭仍有不小的差距。
種豬選育也存在一定周期,上述行業專家與上市公司人士均認為,明年年底之前能繁母豬達到過剩狀態,可能性不大。招商農業分析師認為:“即使現在開始引種核心群,到2023年肉豬產能才開始釋放,中間還要經歷疫情的持續侵擾和艱難的成本控制。”
生豬養殖行業專家補充稱:“若非洲豬瘟疫苗能在一年內達到可靠使用、保護性好的地步,也可能會出現陶一山預判的狀況。”
豬價下跌或在所難免
多位行業人士均認為,生豬產能缺口與高豬價不會長期存在,豬價下跌是遲早的事。
行業專家認為:“豬肉供應正在逐步好轉,2022年以后,個別公司在個別月份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但不可控因素太多,包括外購母豬和自繁自養差距較大,也包括今年的疫情、洪水,都對生豬養殖行業,以及豬價產生了較大影響,這都是不可控的。”
上市公司人士的看法則相對樂觀,他表示:“往后豬價出現下跌是肯定的,不可能一直高,但不會在一兩年之內這么快。”
但豬價下跌并非意味著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面臨“滅頂之災”,反而可能是行業規模化大幅提升的契機。財聯社記者得到的一份資料顯示,俄羅斯自2007年爆發非洲豬瘟以來,疫情在2016年見頂,至今仍在俄羅斯肆虐。期間俄羅斯后院養殖、小型農場在俄羅斯豬肉生產中所占的比例從2005年的75%降至2018年的15%,且俄羅斯豬肉總產量從2005年的152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369萬噸。
9月7日下午收盤后,招商農業、長江農業均發布研報,認為不必過于悲觀,看好優質養殖企業投資機會。(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