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集團收購貴州高速公路一事引發市場熱議。據上交所官網披露,貴州茅臺母公司——茅臺集團擬發行150億元公司債券將貴州省公路行業龍頭——貴州高速收入麾下。
自成立以來,貴州高速始終以貴州省高速公路建設和運營管理為主業,相繼建成貴陽至遵義等四十余條高速(高等級)公路,擁有貴州東西南北四條出省大通道。截至2019年末,貴州高速建成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848.61公里,占2019年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54.95%。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茅臺集團首次以發債的形式跨界收購高速公路公司,此舉背后有何深意?
“‘把茅臺酒撒在高速公路上’雖然很多人不太理解,但是作為國有企業,這是茅臺集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知名財經評論員譚浩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告顯示,上半年貴州高速實現營收78.63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16億元。此前在2017-2019年,貴州高速的營收分別為145.91億元、167.39億元、201.05億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36億元、5.56億元、3.18億元,對此,譚浩俊表示:“目前大多高速公路公司虧損嚴重且負債很高,要依靠它們自身的能力去償還債務存有一定難度。”
譚浩俊補充道,貴州高速日后還將加大投入用于建設新的公路,在這種情況下,茅臺集團收購可為公司提供更多資金保障。
“有一句話叫要想富先修路,茅臺集團將貴州的交通做好,實際上對于自身業務的發展也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也是促進消費市場的一個舉動。”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作為一家主營白酒的企業,在“入手”貴州高速之前,茅臺集團也曾跨界投資過其他領域。據公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茅臺集團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一級子公司共有23家,其中持有貴州遵義茅臺機場有限責任公司70%股權。
“茅臺集團收購貴州高速股權,表明公司正在醞釀由單純的白酒企業,向投資金融控股集團轉型。”財經專欄作家朱邦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過去的幾年里,茅臺已經涉足保險、融資租賃、基金、財務、證券等領域,早在今年3月份,茅臺集團曾召開金融會議,提出全力支持金融成為茅臺集團新的增長極。”
在朱邦凌看來,茅臺集團做金融投資有兩大優勢:一是信用優勢,多年來茅臺白酒就是硬通貨,茅臺企業也值得各方信賴;二是現金流優勢,茅臺集團有500多億元的現金流,還有200多億元的貨幣資金。
此次公告的公布,茅臺集團此前從未公開過的真實家底也隨之“抖出”。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茅臺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金額為545.86億元,貨幣資金達283.11億元。
此外,2017年-2019年茅臺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662.51億元、869.66億元、1003.1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8.61億元、401.79億元、471.86億元。今年上半年,營收收入及凈利潤分別為528.65億元、259.28億元。(王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