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鄭商所、北京證監局、民生銀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大宗商品風險管理(北京)論壇啟動。論壇由北京期貨商會、14家北京地區期貨公司、3家異地期貨公司承辦,包括1場主論壇和17場分論壇。來自產業企業、投資機構、期貨機構的約2.7萬人次在線參加了主論壇。
今年以來,為貫徹中央“六穩”“六保”工作要求,落實證監會服務實體經濟工作部署,鄭商所開展“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行動,通過產業基地建設、期貨衍生品知識培訓、高端論壇交流研討活動等多種舉措,支持實體企業加快恢復發展,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服務。期貨日報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行動開展以來,鄭商所北京地區會員單位積極支持鄭商所市場服務工作,為眾多實體企業和農戶提供了良好的風險管理服務。
北京證監局黨委書記吳運浩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期貨行業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證監會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和相關要求,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支持防疫企業穩價格、保供給,助力實體企業降本增效,為抗疫復產提供了“期貨方案”,貢獻了“期貨力量”。此次鄭商所在北京舉辦“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大宗商品風險管理論壇,充分體現了對北京期貨市場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這次活動也得到了北京轄區機構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反饋。據統計,從9月21日至10月22日,北京轄區將有16家機構陸續承辦17場分論壇,覆蓋24個商品期貨和期權品種。
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表示,2016年以來,北京地區會員單位完成涉及鄭商所品種的“保險+期貨”項目12個,涉及棉花、白糖、蘋果、紅棗4個品種,覆蓋了新疆、甘肅、陜西、云南等6個省(自治區)數10個國家級貧困縣。其中2個項目案例入選中期協期貨經營機構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庫。今年以來,北京地區19家會員積極開展各類市場服務活動,支持實體產業抗疫復產,截至目前,已舉辦各類市場活動200余場,累計受眾超過4萬人次。
王曉明表示,下一階段,鄭商所將進一步加強與北京證監局、行業協會、會員單位、結算銀行等各方聯系,積極探索服務實體經濟新思路、新方法,分享新經驗、新模式,共同推動期貨市場高質量發展。此外,為進一步夯實“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基礎,鄭商所一是將以品種供給為重點,進一步拓寬服務實體經濟空間。二是以業務創新為抓手,著力推動市場功能發揮。三是以科技為支撐,全面提高各項工作質效。四是以多元開放為導向,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關鍵詞: 國內國際雙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