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央行發布消息稱,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沙特10月14日晚主持召開G20財長與央行行長視頻會議,討論協調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G20行動計劃》更新、G20緩債倡議、金融部門改革和國際稅收等議題。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出席會議并發言,副行長陳雨露陪同出席。
會議認為,全球經濟出現復蘇跡象,但復蘇仍不平衡,不確定性較大,下行風險上升。會議重申將繼續使用一切可用的政策支持就業,促進經濟復蘇,增強金融體系應對風險的能力。
會上,易綱表示,中國經濟有力復蘇,主要得益于中國疫情防控有效,同時及時出臺了系列宏觀刺激政策。人民銀行綜合運用數量、價格、結構工具,特別重視支持中小微企業,為經濟復蘇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易綱在會上亦明確道,人民銀行將積極防范化解潛在金融風險。
“易綱行長講話精煉地總結了中國經濟復蘇過程中關于疫情防控和對沖政策的經驗,包括疫情防控是經濟真正能夠實現復蘇的基礎,同時對沖政策也必須具有針對性。這些經驗非常值得其他國家借鑒。此次講話釋放了貨幣政策會繼續緊抓針對性不放,更加注重政策實際效果。”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如是評價道。
在陶金看來,當前潛在金融風險主要包括宏觀杠桿率上升背景下的不良資產累積、債務違約風險,以及資金流向違規導致的部分領域金融化風險等。疫情之下信貸擴張速度明顯加快,信用風險累積較快,對此,央行預計還會繼續加強引導商業銀行對不良資產的處置;企業債券違約風險也較大。
針對此次會議內容,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指出,由于全球疫情與經濟形勢依然嚴峻,歐美主要央行長時間維持非常規貨幣政策,這些都將對我國產生溢出影響,國內需要防范局部金融資產泡沫風險、海外市場波動影響及國際資本短期流動風險,夯實中小銀行穩定基礎等。
另在舉措方面,周茂華預測,接下來政策將注重與經濟復蘇適配性,央行將靈活采取多種工具,平衡好穩內需與防風險,主要是監管常態化,加快補齊監管短板,治理金融亂象;引導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加大實體薄弱環節支持力度;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國內需要把好貨幣總閘,精準滴灌,優化杠桿結構,避免杠桿過快上升。
陶金進一步指出,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企銷售、盈利和融資環境再次惡化,房企債券違約事件也越來越多,有必要對房企融資加強監測和監管。對于資金套利、空轉現象,除了在房地產領域以外,央行有可能繼續對各種影子銀行業務加強監管,防止其反彈回潮。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會議還重申支持以一個強健、份額為基礎、資源充足的基金組織為核心的全球金融安全網,繼續呼吁基金組織借鑒以往危機應對經驗,探索運用其他工具支持成員應對疫情沖擊。
同時,會議核準了《G20關于加強跨境支付的路線圖》,以提高全球跨境支付安排的效率和透明度。會議歡迎相關國際組織對全球穩定幣益處和風險的報告,表示全球穩定幣項目在啟動前應充分滿足所有相關法律和監管要求。會議肯定了發展可持續金融和普惠金融對推動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的重要意義。
易綱指出,當前形勢下,G20應繼續堅持多邊主義、加強政策協調。各方應繼續推動SDR普遍分配,支持IMF加快推進第16次份額總檢查,以更好支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沖擊。(岳品瑜劉四紅)
權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