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開放銀行”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背后有何考量?

發布時間:2020-10-27 11:09:45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近年來,發力“開放銀行”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2018年7月,浦發銀行在業內率先發布了“API Bank無界開放銀行”,標志著國內關于“開放銀行”構想的落地,并引發了開放銀行建設的浪潮。

上海銀行、南京銀行等城商行緊隨其后。其中,賬戶開放是重要內容之一。2016年,央行曾下發《關于落實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制度的通知》稱,個人開立Ⅱ、Ⅲ類戶,可以綁定個人Ⅰ類銀行賬戶進行身份驗證,個人可以憑有效身份證件通過銀行業金融機構柜面開立Ⅰ、Ⅱ、Ⅲ類戶;Ⅱ類戶可以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限額消費和繳費、限額向非綁定賬戶轉出資金業務。

“Ⅱ類戶功能較為豐富,比較適合嵌入場景,Ⅰ類戶合規要求更高,Ⅲ類戶功能較弱。”業內人士指出,最初,Ⅱ類戶得到了直銷銀行、互聯網銀行的青睞。

“所謂賬戶開放,更多是指Ⅱ類戶的開放。國有大行在全國都有網點,其賬戶開放的動力不強;一些股份行和城商行積極布局賬戶開放,拓展客群;至于小的銀行,缺乏技術積累,其資源和能力無法進行相關投入。”一家城商行網絡金融部資深人士林風(化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從場景中獲客,渴望業務閉環

近期,銀聯發布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頗受業內關注。

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主流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支付機構,發布首款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申卡、快速領卡,為持卡人提供新一代支付體驗。

10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登錄云閃付APP,在銀聯無界卡頁面,用戶可以申請信用卡和儲蓄卡。記者點擊申請浦發銀行儲蓄卡,其《個人電子賬戶產品服務協議》顯示,“電子賬戶”指浦發銀行接受客戶申請,通過浦發銀行指定渠道為客戶開立的,可依托浦發銀行網絡渠道或第三方合作渠道向客戶提供相關金融服務的專用服務賬戶,含電子賬戶(II類)與電子賬戶(III類)。

記者選擇開立II類戶,在綁定同名I類銀行卡、上傳身份證后,順利辦理成功。

“在第三方渠道開立II類戶,這只是第一步,關鍵在于后續怎么運營。”對此,林風坦言,客戶在銀行網點開立儲蓄卡,或因需要銀行服務,或是單位工資發放,但無界卡開立以后,不知后續如何服務客戶。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賬戶開放一定要結合場景,把金融服務嵌入政務、交通、房屋租賃、通訊等場景中。上海銀行2020年半年報顯示,新型支付方面,持續創新金融賬戶應用,圍繞靈活就業、高速交通等場景及客群特征,推出面向“長尾客群”專屬電子銀行卡。

其實,早在2017年4月,華瑞銀行正式推出SDK產品,取名“極限”,將網點開進企業APP中;“極限”SDK是一款可以讓中小微企業APP或互聯網平臺快速具備賬戶、支付、投資、融資等金融能力的載體。

“目前,流量和場景大多掌握在互聯網平臺手里,一類互聯網平臺本身有金融牌照,受到資本金限制,因此和銀行合作聯合貸;另一類互聯網平臺不做金融,比如攜程等,存在會員賬戶管理、旅游資金分期等需求。”林風介紹。

林風繼續說,上述互聯網平臺在會員賬戶管理方面比較薄弱,存在結算類訴求,希望銀行提供解決方案。因此,銀行與上述互聯網平臺進行賬戶開放合作,大有可為。

“還有一些互聯網貸款平臺,它沒有支付牌照,客戶貸款、還款,都有賴于銀行。有些平臺做大以后,會接入一些商城,希望把貸款資金留在體系內。因此,這些平臺要跟銀行合作,貸款客戶在該平臺開立II類戶,貸款資金用于商城消費,由此形成了業務閉環,實現了共贏。對于銀行來說,開立賬戶后,馬上有了交易,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業務模式。”林風說。

此外,林風還介紹另一種賬戶開放的場景,即政務類場景,頗有看點。“當地政府主導創建了政務類場景,鼓勵老百姓綠色出行,比如走路、騎行共享單車等,都會產生積分,積分可以在當地商超消費購物。在這背后,需要有銀行賬戶支撐。”

經過三年多的探索,林風所在的銀行,輸出賬戶超過一千萬。

投入大,模式尚未成熟

“相比貸款開放,銀行賬戶開放是一種輕開放,不占用資本金,也為從II類戶向Ⅰ類戶的后續轉化奠定了基礎。”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薛洪言表示,也正因為不占用資本金,賬戶開放呈現明顯的贏家通吃現象,兩三家城商行基本上占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上海銀行、廈門銀行是其中的佼佼者。

“事物都有兩面性,賬戶開放也是,肯定有好處,但也存在問題。”林風闡述了他對賬戶開放的一些理解。

記者采訪了解到,問題顯而易見,客戶只知場景而不知銀行,因此,銀行對客戶的把控能力很弱。

“也就是說,銀行能否營銷這些客戶,還要看場景方和銀行的雙方約定,有的場景方不太同意。再者,短信、外呼等傳統營銷方式,其效果也比較差。”林風認為。

薛洪言表示,賬戶開放主要集中在II類戶開放,用戶雖然開通但基本缺乏感知,導致銀行后續營銷轉化的成功率較低。對于地方性城商行而言,從II類戶向Ⅰ類戶的轉化,還面臨線下面簽網點有限的困擾。

那么,賬戶開放本身投入和產出如何?背后有何考量?

“賬戶是銀行金融服務的基礎。”林風坦言,“有了這個基礎,才能進一步拓展理財、貸款等服務,后者才能賺錢。如果單從賬戶角度,好處無非是結算資金沉淀,以及結算手續費。但是,賬戶開放投入巨大,收入根本無法覆蓋成本。”

對于賬戶開放的考量,業內存在兩個主流觀點,一是獲客以后,盡早實現客戶升級,轉為網點客戶;二是優先考慮擴大客群規模,再想辦法創造更大的價值。

林風強調,還是要看銀行怎么看待,以及怎么平衡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賬戶開放存在幾個階段,不可一蹴而就。第一階段,要有賬戶開放的技術準備。第二階段,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是看會計上的盈利情況,還是看客戶潛在價值的挖掘,要思考清楚。到了第三階段,擁有足夠客群以后,怎么給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理財、貸款等服務跟上,銀行也能從中賺到錢。”林風分析稱。

在林風看來,目前行業還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還在投入階段,賬戶開放的模式還遠遠沒有成熟。(謝水旺)

關鍵詞: 開放銀行 行業共識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