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跌破近期振蕩區間下沿 風險偏好進一步加強

發布時間:2020-11-27 10:55:32  |  來源:廣匯能源  

RCEP協議達成改善了我國的外部環境,經濟復蘇的基礎夯實,市場投資熱情升溫,國債弱勢格局難以改變。受股市階段性走強和專項債供應增加預期的影響,國債期貨跌破近期的振蕩區間下沿。

債券違約、利率走低支撐國債

近期國內債券違約較為密集,引發了市場對信用債的擔憂。11月10日,永煤控股宣布“20永煤SCP003”因流動性不足未能按時足額還本付息,構成實質性違約,評級機構迅速下調其評級。近幾年,隨著剛性兌付逐漸被打破,債券違約已經成為常態。截至11月19日,今年違約的信用債券有115只,違約規模為1330.5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數量有所下降,但是金額基本持平。企業債的違約將引發投資者對其投資的熱情,客觀上提振市場對國債的投資熱情。

本月,央行有兩筆金額共計為6000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央行將兩筆MLF合并到16日一起續作,共計續作8000億元,超額續作2000億元。不僅如此,上周央行有550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但是續作了3000億元的逆回購,考慮到月中資金需求結束,資金面整體呈現中性偏寬松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短時市場利率處于偏低水平,對固收資產的價格產生支撐作用。

短期來看,債券違約以及短期偏寬松的貨幣環境對國債價格產生一定的支撐,但是這種支撐作用相對有限。目前國內的債券違約仍然呈點狀爆發的態勢,短期市場利率走弱并不能掩蓋國內流動性穩定的事實。因此,上述因素都是短期利多因素,對國債的支撐力度有限。

風險偏好進一步加強

11月15日,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盟10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并且未來印度也有望加入。對于我國而言,該協議的達成緩解了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提振協議各國的貿易和商業交流,為今后國內經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經濟數據進一步向好,顯示國內經濟正在擺脫疫情的影響,逐步復蘇。其中,10月份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為483292億元,同比上升1.8%,連續兩個月為正,并且增速持續擴大;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8576.5億元,同比上升4.3%,連續3個月為正,并且增速持續擴大;10月份進出口總額為4159.2億美元,同比上升8.4%,較9月份略有下滑,但是仍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由于RCEP協議達成和國內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市場的投資熱情再次升溫,國內股市11月以來保持良好的漲勢,市場的避險需求下降,對國債形成壓制作用。

關鍵詞: 國債期貨 信用債券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