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伴隨著市場上漲,機構資金倉位持續回落至不足65%的水平。機構倉位的回落一定程度上會為市場后續上漲帶來一定的支撐,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額回升,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
上證綜指在12月初大幅上漲之后突破前期高點,開始盤整。股指期貨三大標的指數中,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是中證500指數,12月初到現在漲幅近2%。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所對應的近月合約最近均陸續出現了一定程度升水相應標的指數的情況,從股指期貨角度來看市場資金情緒較好。
近期全球風險偏好有較為顯著的回升,這主要是受到全球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消息推動。國內方面,最新的領先經濟指標大幅超預期,顯示復蘇彈性好;證券市場本月供給端解禁壓力有所提升,不過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減持壓力或許并沒有那么大,需求端情緒穩步回升,尤其外資配置意愿回暖明顯。
經濟領先指標超預期
11月官方制造業PMI數據為52.1,相比上月超預期大幅回升。從具體分項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大幅回升、新出口訂單亦在進一步回升,就業情況仍在改善,經濟仍在修復。另外,價格指數方面,從PMI分項來看出現一定的跳漲,出廠價格指數為56.5,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2.6。依據統計局的解釋來看,這主要是由于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參考歷史數據顯示的PPI和PMI價格分項關系,11月PPI增速有望繼續修復,而它與CPI價差亦將進一步修復。這樣的宏觀環境有助于上游企業利潤走升,對于周期股的復蘇是比較友好的。建議關注數據情況,以及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鍵議題。
最新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顯示,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轉正。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意味著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從單月增速來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29.1億元,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加快18.1個百分點,周期行業尤其是中上游行業盈利修復更好一些。
解禁壓力有所增加
證券供給端:12月供給端整體相比上月有所回升。數據顯示,12月限售解禁個股股數和市值較上月有較明顯回升,回到了年內次高水平,不過解禁壓力增大并不意味著減持壓力同規模增加。從市場交易規則來講,限售股解禁是股東最新可供出售的最大值,但這并不意味著解禁后股東就一定會減持。目前來看,股東在解禁后是否會減持,還是要考慮當前市場的整體走勢以及具體上市公司的質量。參考今年7月的情況,雖然7月解禁流通市值和流通股數雙雙創下年內新高,但7月滬深兩市也同時創下了年內最大月度漲幅。
證券需求端:12月需求端情緒繼續向好,進入12月日均成交金額仍維持在8000億元以上。融資余額自今年7月初快速走升后,近期水平維持在2015年7月以來的高位,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杠桿端資金情緒較積極。另外,從估算的開放式基金股票投資比例來看,12月伴隨著市場上漲,機構資金倉位持續回落至不足65%的水平。機構倉位的回落一定程度上會為市場盤整后繼續上漲帶來一定的支撐,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額回升,大幅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滬深港通進入12月后大部分交易日均持續凈流入,外資加倉配置中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