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脂油料季度庫存不斷走低 豆油和豆粕價格明顯回升

發布時間:2020-12-23 10:42:17  |  來源:期貨日報  

12月22日,15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在廣州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20/2021年度,全球油脂油料季度庫存不斷走低,市場供給明顯趨緊,當前價格中樞開始出現明顯回升的勢頭。在此背景下,我國部分油脂油料企業已經全方位利用期市管理風險。

全球油料供應趨緊 價格中樞回升

本周以來,CBOT大豆、豆油和豆粕價格明顯回升。12月21日CBOT大豆期價指數攀升至1225.75美分/蒲式耳,創出該指數6年以來的高點,豆油、豆粕期價指數同步上漲。

“受國際市場相關品種價格回升影響,國內豆粕期價本周上漲明顯。”中糧油脂專業化公司套保交易部副總經理周吉帥在會上表示,2020/2021年度因美豆產量恢復,全球大豆產量增至歷史最高水平,但全球需求穩步增加導致庫存小幅下降,美豆庫存消費比降至7年以來的新低23.2%,全球大豆供過于求壓力顯著緩解。

“美國農業部(USDA)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調當季大豆結轉庫存,大豆平衡表略顯緊張已成定局。”周吉帥認為,一方面,美國國內壓榨利潤不斷恢復,油廠開機率高企,歷史單月壓榨量紀錄不斷被打破,USDA不斷上調全年壓榨量預測目標。另一方面,美豆出口數據不斷調高。USDA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2月10日當周,本年度美豆累計銷售5383萬噸,5年平均值為3513萬噸。出口銷售已完成USDA出口預測目標的88.4%,該進度去年同期為59%,5年平均值為63.7%。

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從數據來看,美國大豆創紀錄的壓榨和出口需求完全消化了其恢復的產量,12月USDA報告給出3.9%的庫存消費比是近20年來的第二低水平,并且市場對該庫存水平仍有繼續下調的預期。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除了美豆供需開始趨于緊平衡之外,巴西和阿根廷兩個主產國的大豆供給也開始出現趨緊勢頭。

巴西大豆出口量持續處于極高水平,導致其2020/2021年度庫存僅2070萬噸,庫銷比僅為16%。巴西不得不從美國進口大豆來緩解其國內緊張的供應局面。從播種情況來看,前期巴西中西部雨季推遲,早期播種進度較去年同期落后10—15天。這將導致巴西明年1月的出口量受限,部分市場份額不得不讓給美國,使得美豆的出口數量進一步提升。

2020/2021年度阿根廷產量保持穩定,但大豆出口稅上調,出口預計同比下降,新豆上市前可供出口頭寸有限。同時,阿根廷比索對美元持續貶值,國內通脹水平仍然高企,農民賣貨并不積極,繼續持有大量的大豆庫存作為“硬通貨”。

“從南美情況來看,本年度初期全球大豆供需緊平衡已經成為定局,這也是近期國內外大豆、豆粕等價格回升的重要原因。”上述市場人士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CFTC最新公布的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2月15日這周,投機基金在CBOT大豆期貨和期權上的凈多單為16.6萬手,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對此,周吉帥認為,除了全球大豆供給趨緊之外,從國內大豆需求來看,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來,我國大豆壓榨量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2020年壓榨總量將達到9260萬噸,遠高于去年的8029萬噸。在壓榨利潤維持相對高位的市場格局下,國內油脂壓榨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比較高。

對于后市,上述市場人士認為,一方面美豆供需平衡表偏緊,后期仍有下調庫存的可能。如果天氣問題導致南美產量不及預期,市場供應緊張程度將進一步加劇。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下,投機資金也有較強的入場意愿,因此CBOT大豆價格預計呈現易漲難跌的走勢。另一方面國內粕類價格走勢以跟隨CBOT大豆價格為主,隨著國內生豬養殖不斷恢復,飼料產量增加,豆粕消費將維持樂觀預期,對價格形成有力支撐。國內油脂呈供需兩旺的局面,進口成本不斷推高,國內商業庫存較低,價格料將保持強勢波動。

據馬來西亞棕櫚油理事會統計,2020年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將從2019年的1990萬噸降至1970萬噸,降幅為1%。預計2020年年末毛棕櫚油庫存為190萬噸,較去年的200萬噸有所下降。

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主席拿督歐麥爾在大會致辭時表示,新冠疫情造成棕櫚油進口國的需求和消費放緩,但隨著中國、印度、歐盟等傳統市場需求恢復,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有望增長。

多模式利用衍生品市場管理經營風險

路易達孚北亞區油脂油料交易總經理劉炯在大會主題演講時表示,油脂油料產業需要多角度多模式利用期貨等衍生品市場管理價格、經營等市場風險。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大商所棕櫚油期貨成交近2.9億手,日均持倉52萬手,較去年同期均顯著增長。

拿督歐麥爾表示,大商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期貨交易市場。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對于進一步提升服務全球產業鏈的能力來說十分重要。這將為全球參與者提供機會,使他們在進行棕櫚油交易時,能利用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的毛棕櫚油期貨及大商所的棕櫚油期貨來滿足對沖需求。

“中國從2000年開始進口大豆,當前年進口量在1億噸以上,企業在此過程中面臨運輸、價格等市場風險,迫切需要鎖定利潤、平衡風險。”劉炯說,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油脂壓榨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在3%—4%,大多數企業位于沿海城市,原料以大豆為主,產品是豆油和豆粕,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壓榨環節的風險控制。如果價格風險控制不好,進口大豆成本提升或者下游豆粕、豆油市場價格下跌,都可能給企業壓榨利潤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油脂油料企業需要利用期貨等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

據記者了解,當前我國油脂油料產業中,基差交易已經成為主流,上游油脂壓榨企業一般向下游貿易商、飼料企業報每天的基差,下游企業根據自身采購需求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油廠以此鎖定壓榨利潤和采購風險,下游需求企業則利用基差交易鎖定采購成本,同時進一步核定銷售價格等。

劉炯認為,國內油脂壓榨企業在采購進口大豆后,如果預期進口大豆貼水有下降風險,可以賣出盤面壓榨利潤進行套保,鎖定現貨壓榨利潤。以巴西進口大豆為例,如果企業在11月1日買入175美分/蒲式耳的大豆貼水,同時以94美元/噸賣出相同數量的盤面壓榨利潤;到11月30日,隨著價格回落,該筆大豆貼水價格跌至135美分/蒲式耳,盤面壓榨利潤則下跌至84元/噸。整體上來看,雖然巴西大豆貼水的下跌使油廠損失9美元/噸,但是由于該油廠做空了盤面壓榨利潤,獲得了盤面壓榨利潤下降帶來的10美元/噸的收益,該套期保值方案使現貨壓榨利潤增加了大約1美元/噸。

關鍵詞: 全球油脂油料季度庫存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