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鋼鐵、化工大國,每年能源、化工、金屬、鋼礦等商品的生產、消費量位居世界前列。依靠龐大的現貨市場,我國工業品期貨快速發展,能化、黑色等期貨價格已成為現貨貿易的重要參考。然而,與農產品一樣,此前工業品期貨同樣存在近月合約不活躍、主力合約不連續的問題,給現貨定價參考帶來不便。
如今,聚丙烯、苯乙烯、焦炭等多個工業品期貨合約連續性顯著提升,有的合約流動性已接近主力合約,2020年3月上市的LPG期貨更是呈現“上市即連續”的特點。隨著主力合約連續性逐漸提升,工業企業進行保值將更加有的放矢,能夠幫助企業更全面鎖定不同月份的成本或利潤。企業在期貨市場上的參與意愿明顯提升,期貨與現貨市場聯動更為緊密。
連續的生產銷售套保需要連續合約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相較于農產品,能化、黑色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不存在明顯的淡旺季,全年生產經營的連續性使得企業每個月都有套?;蛘哝i定成本的需求。如果只能在1、5、9主力合約套保,在交割和實現套保的層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了時間錯配,很容易導致套保受限。
在黑色系行業,以鐵礦石為例,鐵礦石現貨貿易和鋼廠經營生產具有連續性特點,國內鋼鐵企業進口外礦從購買到運輸至國內港口一般需要1—3個月,因此企業進行套期保值或者基差定價的理想合約是1—3個月的近月合約,保持期貨合約交易活躍的連續性是產業企業的客觀要求。然而,與這種“客觀要求”不相適應的是此前近月合約不具備企業套保所需的流動性,一般客戶不得不回避近月合約,轉而交易遠月合約。
在能源化工行業,以LPG為例,近12個月LPG國內單月產量在285萬至393萬噸,月均產量362萬噸;單月消費量在418萬至588萬噸,月均消費515萬噸。雖然單月產量和消費量有所起伏,但并不像農產品的季節性那么明顯。生產銷售的連續性在客觀上需要期貨合約具備連續交易的特點。
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表示,選擇近月合約套保符合企業連續經營的實際情況,交割接貨更加及時。“如果近月流動性不足,企業套保不得不將頭寸集中在主力合約上,現貨銷售或原料采購企業將面臨時間差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套保效果。”
“作為傳統貿易商,我們長約采購端分為美元和人民幣兩大渠道,長約采購基于當月均價,人民幣貨物交割期為當月,美元交割期為次月。”盛虹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業務四部(芳烴)部長張志華介紹,在沒有連續活躍期貨合約之前,采購端的套保經常是時間錯配的。“長約現貨買入近月,在1、5、9期貨合約賣出套保;長約現貨交貨時,賣出現貨,平倉1、5、9期貨合約空單。”在他看來,時間上的長期錯配存在一定的基差波動風險,企業對遠期市場的供需判斷難度高于對近月行情的判斷。
LPG、苯乙烯等能化商品具有自產或進口的儲存設備要求高、儲存周期較短、倉儲基礎設施能力有限的特點,導致其周轉率較高。“高周轉需要連續活躍的期貨才能更好地完成套期保值。”東證期貨研究院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金曉表示。
此外,某些化工商品往往采用境內或境外指數作為定價參考,指數報價采取逐月輪換的形式,因此對應的期貨合約逐月活躍尤為重要。例如,國內LPG進口成本計價基準多以CP和FEI為主,無論是CP還是FEI都是逐月輪換。
“下游生產活動連續性的特點需要連續的期貨合約同步配合,兩者相輔相成。LPG企業在近月合約的套保尤為重要。”馬森能源總經理林良杰認為,不管是煉化一體產業還是進口貿易商,都面臨著上游成本不固定、下游銷售價格不穩定和價格波動因素復雜等問題,需要連續的期貨價格來輔助定價,幫助上下游企業鎖定不同月份的現貨購銷價格,保證其采購和銷售可以在符合實際業務需求的近月合約上對沖,降低企業的基差風險。
多品種連續性改善,LPG期貨“上市即連續”
為解決期貨合約不連續、影響實體企業套保效率的“痛點”,近年來,各期貨交易所在提高合約連續性和期貨運行質量上下足了功夫??上驳氖?,近期相關能化、黑色品種的合約連續性有了顯著提升,LPG期貨作為期貨市場的“新成員”,更是呈現出令人驚喜的“上市即連續”特點。
3月30日LPG期貨上市,當日掛牌2011至2103共6個合約。為引導市場參與近月交易,大商所在LPG期貨上市首日即引入做市商,在投資者尚未形成1、5、9觀念時培養其參與近月合約交易的習慣。LPG期貨上市首日,最近月合約11月合約成為主力合約,做市商的報價有效地引導投資者參與近月市場。
上市以來,LPG期貨2011合約始終為主力合約;臨近交割月后,主力合約移倉換月至下一個近月合約2012合約。目前多數時間內,LPG期貨基本保持了以次月合約為主力合約、其他合約由近到遠成交持倉量漸次減少的合理結構。
在金曉看來,LPG期貨上市即實現連續活躍,與該品種自身的特征有很大的關系。“我國的LPG進口依賴度在1/3左右,在全球市場已經形成了以CP、FEI指數價格為主導的定價模式。”金曉認為,國外LPG掉期市場對于大商所LPG期貨形成連續活躍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我國LPG期貨與CP、FEI等現貨價格指數構成了可以套利的市場,價格上將形成一定的聯動。LPG期貨連續活躍有助于用CP、FEI定價的企業更好地用期貨近月合約來對沖風險,也將推動品種國際化發展。
除了“上市即活躍”的LPG期貨外,自今年2月大商所在多個品種引入做市商以來,苯乙烯、焦炭等工業品種的連續活躍度也得到較大幅度的改善。非主力合約價差顯著縮小,市場深度大幅提高,成交量、持倉量逐步積累。以苯乙烯為例,今年11月,2102合約的日均持倉量近3萬手,成為僅次于2101合約的次主力合約,持倉量呈現逐月遞減的形態。苯乙烯、焦炭、鐵礦石等期貨2011合約交易規模較1911合約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對于非主力合約流動性的改善,葉燕武深有感受。“目前,期貨市場中很多品種除主力合約外,非主力合約即次月合約和第三個月份合約價格連續性增強。非主力合約客戶參與積極性提高,價格變化更為透明。”他稱,品種活躍度提升,套??蛻艨蛇x擇的機會更多,更能契合企業套保時間節點選擇的訴求。
據介紹,合約的連續活躍能夠保證企業套期保值在合約選擇上與生產經營周期做到精確匹配,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的生產月份或使用月份,選擇在相應的合約建立期貨頭寸,等合約到期后進行實物交割或者平倉,有效助力企業規避現貨近月波動風險。
相關企業參與期貨意愿增強
以LPG、LLDPE、焦煤等為代表的工業品期貨連續性改善,在服務實體企業選擇近月套保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企業參與期貨、利用期貨定價和對沖風險的積極性。
作為化工行業期現結合的領頭兵,浙江物產化工集團近3年來主動參與了LLDPE、豆粕、PTA、天然橡膠等品種的非主力合約交易和交割。在該公司產研部研究員歐陽帆看來,目前國內合約連續性、近月合約流動性有了明顯提高,其中LPG期貨是目前合約連續性非常好的品種,適合產業企業參與。
記者了解到,LPG期貨作為我國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3月上市后成交持倉穩步提升,合約結構呈現逐月活躍特點。“LPG期貨上市后合約連續活躍,說明交易所在合約設計和交割制度等方面契合了現貨市場的特點,使得現貨、近月、遠月形成一體化,全方位解決市場的風險管理和投資需求。該產業鏈相關企業參與期貨的意愿增強,有利于企業利用期貨進行風險管理。”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說。
記者了解到,LPG期貨上市近8個月,企業倉單注冊情況也能反映出實體企業參與積極性在提升。截至12月18日,已有浙江物產化工、東莞九豐、煙臺萬華等13家交割廠庫注冊倉單共7584手。未來隨著交割廠庫布局的日益完善,LPG期貨市場將日趨成熟。
據介紹,隨著LPG、鐵礦石等國際化程度高的期貨品種連續性改善,其市場功能發揮和產業參與度不斷加深,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價格在國際產業鏈的影響力將慢慢顯現出來,這為今后更多品種實現國際化、吸引境外產業企業參與、提高中國議價能力創造了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