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目錄準入談判擠出藥品價格水分 多渠道破解“看病貴”

發布時間:2021-01-14 11:25:24  |  來源:第一財經  

醫保目錄準入談判也是擠出藥品價格水分、破解看病貴的一項重要舉措。2020年的醫保談判結果中,談判成功的119種藥品平均降價50.64%。

在過去兩年間三批藥品帶量采購節約資金539億元的基礎上,國家醫保局將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常態化列入了2021年十大工作任務之一。同時,醫藥價格改革、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等擠出藥價水分的舉措也位列其中。

在12日召開的全國醫保工作會議上,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表示,制度化常態化實施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不斷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引導醫藥行業形成風清氣正、海晏河清的新局面。

帶量采購及醫保目錄準入是近年來影響醫藥行業發展的兩大政策,這兩項政策在2021年都將走向常態化。第四批帶量采購已于去年12月25日正式開始,業內預計以后每年2批集采將成為常態。2020年的新版醫保目錄出臺意味著我國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基本建成,今后一年一調也將成為常態。

清華大學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廖藏宜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這些舉措的常態化相當于給市場和企業一個明確的政策預期,即國家將持續致力于藥品耗材價格治理工作,會將之前的招采經驗形成制度,來完善現行的招采工作。

帶量采購常態化

一年一度的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是國家和地方醫保部門開展醫保實踐工作的重要指引,提出年度內的工作重點和工作安排。今年是醫保“十四五”規劃工作的開局之年,2021年的醫保工作會議又顯得尤為重要。

這次會議提出了今年國家醫保局工作的十大任務,包括醫保脫貧攻堅,補齊重特大疾病保障短板,建立職工門診共濟,健全基金監管,制度化常態化實施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深化醫藥服務價格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做好醫保目錄管理,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加強醫保法治化、信息化、標準化建設等方面。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制度化常態化實施藥品耗材集中招標采購。早在去年9月份國務院召開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座談會上,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就提出要抓緊鞏固完善制度成果、形成更加規范的制度體系、推動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

國家醫保局公布的帶量采購進展顯示,2020年4月,“4+7”試點一年期滿,25個中選藥品實際采購量達約定采購量的2.4倍,兌現了“帶量”的承諾,現已順利開展新的采購周期,并融入全國試點擴圍;試點全國擴圍已實施7個多月,采購進度達約定采購量的1.6倍。

第二批集采啟動前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除湖北外,其他省份均按時實施中選結果。實施近4個月來,采購執行進度達59%。

近期啟動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8月20日,第三批國家藥品集采產生擬中選結果,56個擬采購藥品有55個采購成功。與當前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3%,與前兩批集采平均降幅相當。

三批國家集采共包括112個藥品,按約定采購量測算,每年費用從659億元下降到120元,節約539億元,其中因降價節約274億元,因優先使用中選藥品產生的替代效應265億元,顯著降低患者費用負擔。

國家醫保局在回復張鋒等3位全國政協委員的提案時稱,集中帶量采購通過以量換價、確保使用,擠出藥價水分,凈化藥品流通秩序,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為醫療機構收支結構“騰籠換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改革醫務人員薪酬制度創造了空間。

平安證券的相關研報認為,集采的常態化,將帶來藥品競爭格局的重構,有望加速進口藥企占主導的品種的國產替代,為國內藥品企業帶來機會。但同時,藥品價格的降低或將進一步帶來仿制藥企業估值的調整。

在中央集中采購的同時,地方帶量采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河北、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青海等省份選擇高血壓和糖尿病用藥、抗生素、抗腫瘤藥等部分采購金額較大的藥品開展集采,取得顯著成效。

此外,國家醫保局還將帶量采購經驗推向高值醫用耗材。2020年首次開展高值醫用耗材集采,中選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元下降到700元左右,降幅90%以上,預計每年節約醫療費用117億元。

廖藏宜表示,國家前幾輪招采工作已取得顯著成績,積累了準入、談判、定價等寶貴經驗,實現集采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是在鞏固完善制度成果,以形成更加規范的制度體系。

多渠道破解“看病貴”

減輕群眾的看病就醫負擔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后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方向,2021年在這一領域也會有較大的突破。除了藥品和耗材的帶量采購之外,國家醫保局還提出要深化醫藥服務價格改革,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擠出藥品價格水分,引導醫療機構合理診療。還持續做好醫保目錄管理,把更多臨床價值高、經濟性評價優良的藥品、項目、耗材納入支付范圍,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就醫用藥質量。

醫保目錄準入談判也是擠出藥品價格水分、破解看病貴的一項重要舉措。2020年的醫保談判結果中,談判成功的119種藥品平均降價50.64%。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還表示,國家醫保局沒有將一些定價較貴的藥品納入目錄是向藥企發出明確信號:即便不在醫保目錄中,藥企也要基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國情來制定合適的藥品價格。

在深化醫藥服務價格改革方面,國家醫保局提出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擠出藥品價格水分,引導醫療機構合理診療。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撰文指出,“十四五”時期要依法建立醫藥器材上游生產和下游使用的信息采集、分析與評價系統,支持由第三方定價議價的收費服務平臺建設,完善醫藥服務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帶量采購與醫保結算、醫藥器材派送的服務鏈,降低成本、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率,惠及各方。

醫?;鸾Y余不平衡待解

2021年國家醫保局承擔的另一項任務是為新冠疫苗費用“埋單”。

2020年,我國創新性地發揮醫保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對新冠肺炎患者實現了國家兜底保障,免費治療。

近日,新冠疫苗附條件上市以后,還將主要通過動用醫?;饾L存結余和財政資金共同承擔新冠疫苗及接種的費用,個人不承擔費用。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表示,醫保承擔疫苗費用不會影響當期醫?;鸬氖罩В膊粫绊懘蠹铱床【歪t的待遇。目前國家醫保局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擬定疫苗附條件上市后疫苗接種費用保障的細化操作方案。

國家醫保局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全國階段性減征職工醫保費1650億元。2020年,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收入增速與同期相比,下降十余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基金支出壓力不斷增大。

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雜的背景下,國家醫保局通過國家組織對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付費方式改革等措施,2020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當期結存約2700億元,累計結存3萬億元。

然而,醫?;鹄塾嫿Y存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醫?;鹄塾嫿Y存的一半集中在東部六省份,東北三省人均累計結存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些地方醫保局了解到,雖然國家層面總量結余較多,但很多地方醫保的家底并不豐厚,尤其是居民醫保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這種情況下再來承擔疫苗費用的話,地方醫?;饘⒚媾R較大的支付壓力。醫保資金和財政如何進行費用分擔,如果地方財政資金不足,中央是否會進行調劑等問題還需要國家層面出臺相應的具體指導方案加以明確。

關鍵詞: 醫保目錄準入談判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