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管推動信用信息依法合規使用 明確業務規則防止信息濫用

發布時間:2021-02-26 11:03:12  |  來源:中國商報  

《征信業管理條例》自2013年頒布實施以來,我國征信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數字征信時代,征信新的業態不斷涌現,但由于缺乏明確的征信業務規則,導致征信邊界不清、信息主體權益保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不斷出現。

為提高征信業務活動的透明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信用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征信機構和信息使用者之間依法合規使用,中國人民銀行起草了《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并于日前完成了征求意見工作。

征信亂象泛濫行業面臨挑戰

目前,我國已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征信系統,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金融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贏得了廣泛認可。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6月,征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

央行去年末公布的一則罰單顯示,某公司因存在未經批準而擅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活動等行為,被沒收違法所得1917.55萬元,并處罰款62萬元,合計罰沒1979.55萬元。該公司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果那些打著大數據公司等名號的企業,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過度采集個人信息并用于非法營利,則更需要格外警惕。

另一行業亂象就是征信企業通過非正常的渠道收集個人和企業信息。2月5日,App個人信息保護監管座談會在京召開,通報了近期App個人信息保護工作情況。針對App過度索取麥克風、相冊、通訊錄等權限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專題開展技術檢測,對發現存在問題的179款App提出了責令限期整改,對其中未按期整改的26款App予以公開通報。

據介紹,自2016年即開展了《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的調研起草工作,先后到多家征信機構、金融機構進行現場調研,各方普遍認為,征信進入新時代,面臨新挑戰,出臺辦法十分必要,并且時機已經成熟,建議加強對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對外提供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增加征信有效供給,實現征信業的高質量發展。

明確業務規則防止信息濫用

為使征信監管有法可依,此次制定的辦法對信用信息和征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于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人和企業的身份、交通、通信、債務、財產、支付、消費、生產經營等信息,以及基于前述信息對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形成的分析、評價類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為征信活動。在當前實踐中,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作出的畫像、評價等業務界定為征信業務,屬于辦法的約束范圍。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辦法的一大亮點就是明確了何為信用信息。此前各方對于身份、支付交易、財產、社交等信息是否屬于信用信息,認識并不統一。此外,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在界定、流轉、交易等環節都突破了傳統認知。而在實踐中,信用信息早已突破借貸信息的范圍。

從保護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角度,辦法對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和加工進行了規定。要求征信機構采集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則,不得以非法方式采集信息;采集個人信息,應當告知采集的目的、信息來源和信息范圍等,采集非公開的企業信用信息,應當取得企業同意;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應遵循客觀性原則,不得篡改原始數據。

辦法強調,信息使用者使用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用于合法、正當目的,不得濫用;信息使用者使用個人信用信息應當有明確、具體的目的,按照與信息主體約定的用途使用,超出約定用途的,應當另行取得同意。征信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查詢、信用評價、信用評級、反欺詐服務等不同種類征信業務時,應當遵循相應的業務規則。

此外,辦法對信用信息安全和跨境流動進行了規定。從內控制度、軟硬件設備、人員管理等方面要求征信機構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應急和報告制度。向境外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的,應當確保信用信息用于跨境貿易、融資等合理用途,并采取單筆查詢的方式提供。

強化綜合治理健全監管體系

在社會監督方面,根據辦法,征信機構應當將采集的信用信息類別、信用報告的基本格式內容、信用評分的主要要素及占比、反欺詐服務中的欺詐認定標準、異議處理流程,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需要公開的其他事項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應進一步明確“社會監督”中需要公開的內容,實現信息主體知情權和征信機構商業秘密保護的平衡。而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即使作出了“社會監督”的相關規定,但是社會公眾客觀上并沒有能力來判斷信用評分因素、欺詐認定標準的合理性。

因此,專家建議,應該進一步明確征信機構公開的內容范圍。否則,在公眾無法解讀算法和數據指標的情形下,該“社會監督”的新增措施可能會形同虛設。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工作,除制定規章外,還將通過一系列政策和監管組合拳,筑牢征信信息安全防線。從業務、技術和管理上明確征信信息保護的監管職責;增強征信系統的技術防范措施,從技術上杜絕違規查詢征信信息等問題;組織開展征信亂象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惡意競爭、倒賣征信數據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烈宏日前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制度體系建設、標準制定完善、技術手段支撐和企業自律示范四個方面大力開展相關工作,針對當前用戶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打好綜合治理組合拳,穩步增強依法治理能力,進一步完善《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加快文件出臺進程,推動治理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關鍵詞: 信用信息 業務規則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