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創新模式 打通農產品流通新渠道

發布時間:2021-10-25 01:06:52  |  來源:中國商報網  

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低。金秋十月,江蘇鹽城進入秋糧豐收季。作為“農業大市”,鹽城糧食生產連續七年超140億斤。年來,鹽城向農業強市邁進的道路上,鹽城供銷社正在成為一股重要推力,創新模式,闖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徑。

打通農產品流通新渠道

“今年甘藍能賣7萬多元。”在鹽城東臺市三倉鎮新紀村,村民金大爺拉著一車甘藍正在往村里的田頭市場走。他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家里的10畝地都種了甘藍,一畝地產量在7000斤左右,田頭市場會以每斤1元的價格收購。“我們只管種,別的都有供銷社管。有了田頭市場,今年甘藍至少能多賣7000元。”

田頭市場是三倉供銷合作社牽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之一,它實現了新鮮瓜果蔬菜即采即收即運,使農產品與銷地市場無縫對接,中間環節的減少使得新鮮的農產品能夠快速進入市場,農民也實現了就銷售。而像田頭市場這樣的農產品流通新渠道新業態,正在江蘇鹽城各個區域鋪展開來。

售賣農產品是供銷合作社的老本行,但如何將老本行在新時代發揮出新作用,是個全新的命題。除了田頭市場這樣的線下渠道,線上渠道也成為農產品流通發力的方向。

1.png

在鹽城射陽縣洋馬鎮潘東村,菊花是這里的絕對支柱型產業。10月正是菊花采摘的季節,走進潘東村,記者看到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種著一簇簇菊花。在射陽縣天佑農產品購銷有限公司車間內,蒸汽殺青機正在運轉,村民種的菊花經過殺青、烘干、包裝、產品檢驗等環節后,將會在公司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電商臺開設的自主品牌“有禾旗艦店”上架,線上日均發單量超過5000單。“村民們在采收完菊花后,會來我們公司打工,就會多一份收入。”射陽天佑農產品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敏明表示,他們每年購進銷售3000畝菊花和2000畝小麥、果蔬等農產品,有力地解決了周邊村民及農戶銷售難問題,帶動周邊村居農戶15000人以上,直接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100人,增加農民收入500萬元以上。

2.png

據悉,如今紅紅火火的射陽天佑農產品購銷有限公司,最初就是在洋馬供銷合作社的支持下起步的:缺貨的時候,供銷合作社領辦的合作社提供貨源且賣后結款;資金缺乏時,供銷合作社就提供貸款擔保;不了解技術,供銷合作社會請專家來做培訓。“沒有供銷社的支持,就沒有我們公司的現在。”楊敏明說道:“現在‘有禾’品牌已經成為我們農產品銷售的新名片。”

延長農業社會化服務全鏈條

除了銷售農產品外,作為為農服務骨干力量,供銷社能為農民做的事情要比想象中多得多。

2015年1月,東臺市時堰供銷合作社與時堰鎮農業中心共同發起成立江蘇省首家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東臺市東時為農服務合作聯社。時堰供銷合作社通過探索“農綜社”改革,構建以農民為主體、綜合、合作制的新型綜合農民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一條“黨委政府主導,供銷合作社主辦,農民社員主體,涉農部門聯動,社村合作共建”的為農服務“時堰模式”。

“現在是我們當保姆,農民當我們的老板。”東臺市時堰供銷合作社主任陳禮銀笑著表示,時代變了。在東臺市,“時堰模式”已經成為其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個標桿。對著20臺正在調試中的烘干機,時堰供銷合作社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在為接下來的水稻收獲季做準備。在此之前,時堰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今年已完成玉米烘干1.5萬噸,預計全年烘干糧食7萬噸,服務當地500余種植大戶。

在鹽城濱??h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農業社會化服務則和高科技、大數據掛上了鉤。在濱海農業社會服務數據大屏上,記者看到縣、鎮、村三級網點的種植、服務需求等數據輪流滾動,如有需要,農民可以直接通過手機一鍵聯系服務中心,從而獲取滿意的服務。據悉,該服務聯盟在今年4月正式揭牌運營,由濱??h供銷合作社牽頭發起組建,48家涉農組織成為首批聯盟會員。聯盟通過搭建縣鎮村三級網絡,構建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技術合作、信用合作四項服務的基礎架構,形成便民、智慧、高效的五公里服務圈。如今,濱??h15個鎮(區)100個村居20萬農戶已成為聯盟成員,聯盟初步構建了以聯合合作為紐帶、綜合臺為支撐、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為主體、各類為農服務力量為補充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并逐步成為鹽城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力量。

射陽縣供銷合作社選擇將原本的村級服務社進行升級,投資建設了六家供銷e站綜合服務體。今年5月剛剛開業的射陽縣盤灣鎮裕民村供銷e站內人頭攢動。據悉,裕民村供銷e站實行“兩超(生活、生產超市)三站(電商、物流、便民服務站)一中心(農民培訓)+N(農業社會化服務)”服務模式,不僅如此,射陽供銷合作社還把農藥統一配供和廢棄物統一回收列為供銷e站必有服務項目。“社區農戶有什么需求,供銷合作社就提供什么服務。”射陽供銷合作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農藥統一配供和廢棄物統一回收服務正在鹽城市逐步鋪開,加強了全市對農藥使用的規范化管理。

“都是免費的。”在東臺市東時為農服務合作聯社的一個服務網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小小的站點不僅提供農田補貼兌換業務,還代收水電費、代訂報刊雜志,而這些服務都不收錢。“很多當地居民歲數大了不會操作,我們都會幫忙,這些服務很受歡迎。”

闖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路徑

無論是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還是“包管”農業生產從種到收的全流程,鹽城市供銷合作社積極踐行為農服務的宗旨,從農民切實所需出發,緊扣市場需求,闖出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徑。

據江蘇省供銷合作社相關負責人介紹,鹽城市不僅著力做好農產品收儲、烘干、銷售等“后半程”服務,還加強與涉農部門在農產品基地建設、產銷對接、品牌培育以及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并積極拓寬服務領域,延伸農業社會化服務鏈條。

在濱??h陳濤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記者看到了一個農村普惠金融綜合服務點,不少當地農民正在咨詢相關事宜。據悉,鹽城市供銷社在陳濤供銷合作社等四個基層供銷合作社試辦糧食銀行,探索農業社會化服務新領域。農民可在最低收購保護價基礎上,將糧食托管給糧食銀行,根據市場行情實時銷售,增值部分雙方共享。農民還可以將糧食交給糧食銀行保管,隨用隨取,或兌換其他生產資料、購買服務項目等,也可以入股糧食銀行,享受紅利分配。

據了解,為壯大服務主體,鹽城市供銷合作社通過領辦、參辦、聯辦等方式,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全系統已創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59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100個,帶動農戶超過30萬戶。當前,圍繞各區(縣)特色產業,鹽城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以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為重點,與農民的利益密切聯結,實現勞力、資金、設備、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聚合,全面鞏固了為農服務前沿陣地。而鹽城只是江蘇全省供銷社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一個縮影。2020年,江蘇全省供銷合作社開展以土地托管為重點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1270萬畝,比上年增長46.8%。今年1-4月,全省供銷合作社已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733.7萬畝,開展三項環節服務面積606.7萬畝次。

“我的感覺就是,幾年來供銷合作社的服務確實很豐富也很到位,無論是種地還是日常生活,都方便了很多。”正在濱??h濱淮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取快遞的一位當地居民笑著說。(記者 冉隆楠)

關鍵詞: 江蘇鹽城 創新模式 農產品流通 新渠道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