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的社交,不再依靠隨機的運氣和單純的顏值來判斷,他們的社交基于興趣展開,打造屬于自己的小圈層和關系網。
解決“年輕人的孤獨問題”,是一門大生意。在顏值至上的今天,“不看臉的”Soul憑什么吸引年輕人?
前段時間,Soul憑借其洗腦的宣傳語“不開心就去Soul啊”,再次出圈,許多emo短視頻下充斥著這一魔性評論,其后還衍生出了鬼畜視頻、Soul體專屬文學等等。此次出圈背后,看似是魔性廣告語的病毒傳播,實則也體現了Soul對于社交獨特的理解和實踐。
每一款互聯網社交產品,都有著自己的邏輯。比如微信、QQ,熟人社交的核心是維護關系;陌生人社交軟件,是“荷爾蒙社交”,是找尋新鮮感和刺激;而主打興趣社交平臺的Soul想要做到的,是希望打破現實關系圈層,讓用戶基于興趣獲得共鳴、沉淀社交網絡。
那么,為什么年輕人要去Soul?“不看臉”的社交方式,真的可以留下年輕人嗎?Z世代想要的社交產品,未來會是什么樣?這個賽道還有新故事可以講嗎?
“不看臉”怎么留住用戶?
自Soul App的廣告短片上線,一旦有人在抖音、微博等平臺說自己“不開心”,就有部分網友在評論區打出其廣告語:“不開心就去Soul啊,在Soul,沒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在Soul沒有標簽,沒有熟人,在Soul盡情的釋放自己,在Soul遇見懂你的人”,它成為一種鼓勵式語句,勸解他人不要emo,重歸積極的生活狀態,也是當下年輕群體追求趣味性的一個縮影。為什么不開心要去Soul?陸玖財經和幾位年輕人交流后,得到了一些答案。某廠打工人小劉表示:“現在大家的生活壓力都太大了,很需要有人來傾聽,但有時候這些情緒并不愿意讓熟悉的人知道,怕被人說是無病呻吟。Soul就很好,它像一個樹洞,我可以在上面表達真實的自我,有一些心里話和自己精神世界里的東西,我只想跟懂得欣賞我的人去分享。”靈子是一位95后插畫師,她第一次玩Soul的時候,隨意在上面發了一組插畫,沒想到收獲了眾多好評,甚至還上了Soul的置頂,這給了她很大的鼓勵。本就喜歡簡筆畫的她,加上在Soul上收獲的鼓勵和喜歡,讓她創作出了靈靈子子這個卡通形象,后來,她靠著這一IP實現了財務自由。Soul對她而言,算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她還在Soul上收獲了自己的Soulmate,雖然兩個女孩子隔得很遠,但是一有空就會見面,經常向彼此分享有趣的東西,聊天總能聊到深夜。還在上大三的小張表示:“我其實入坑不久,但我個人最深刻的體驗就是,覺得在Soul上總能遇到聊得來的人,它通過興趣和靈魂匹配度,幫你直接初篩下去一批跟你沒有話題的人,可以在上面找到真正契合的靈魂?!?/section>其實Soul的主要特點就是讓現實生活中不相識的用戶,在虛擬空間中建立聯系,這一聯系不看臉,而是基于用戶的社交畫像和興趣圖譜來完成。這樣的出發點,相對更純粹,用戶不用受到現實身份的牽絆,也不用受到像位置、年齡、長相等物理特征的限制,用全新的身份打開屬于自己的社交元宇宙。
興趣社交的得與失
在官網上,Soul這樣介紹自己,其是基于興趣圖譜和游戲化玩法的產品設計,屬于新一代年輕人的虛擬社交網絡。如何理解“屬于新一代年輕人的虛擬社交網絡”這一定位?陸玖財經在對市面上的社交軟件進行了一番深度體驗后,發現了主打興趣社交平臺的Soul區別于陌生人社交平臺的幾個特點。首先是產品功能方面。如果你打開陌生人約會類軟件的首頁,會發現滿屏幕都是真人照片展示、LBS(地理位置)等功能,因為平臺希望幫助用戶快速建立現實的關系。而打開Soul,用戶分享的內容和各種各樣的虛擬頭像會首先映入眼簾。因為從2016年上線起,平臺便不支持使用真人照片。此前接受采訪時,Soul相關人士曾解釋說,希望可以去除顏值、地理位置等物理因素的影響,構建虛擬化身系統,使用戶基于興趣圖譜,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最終獲得認可和精神共鳴。這樣的設計,無疑可以幫助Soul這樣的興趣社交平臺,吸引更多的用戶使用和實現更高的用戶留存。特別是因為黑天鵝事件影響下,一些約會類軟件,因不能夠實現線下見面的環境,時長、月活等用戶數據會出現大幅下跌,而Soul的用戶數據正持續上升。根據極光數據顯示,2020年9月,Soul的DAU同比增長134.1%,在社交產品中增幅最為突出。其次,用戶使用行為的差異化。當你使用約會類軟件,目的肯定是為了快速找到能夠建立現實關系的人。以建立1V1關系為目的,上傳真實照片、進行快速匹配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在陸玖財經體驗Soul的過程中,則發現這里的用戶其實活躍在“瞬間”廣場、群聊派對、游戲等以興趣為基礎的多樣社交活動中,目的更多放在分享和交朋友本身。例如,Soul“瞬間”廣場上的興趣話題里,內容以興趣、生活為主,包含了學習、漢服、美妝、萌寵等多個板塊,用戶在廣場上分享自己的日常和興趣,并和志同道合的人展開交流,然后也能通過語音群聊、視頻派對、Soul 狼人等多元的社交場景,建立興趣關系網,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星球。從用戶留存方面來看。一直以來,用戶遷移都是陌生人社交平臺的一大困境。因為大家一旦在約會軟件上達成關系后,很容易轉向線下或微信。此時約會平臺只是工具,即用即走。但Soul最大的不同,也是其能在社交行業突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抗遷移能力。在這樣的興趣社交平臺,由于自身的多元化功能,可以滿足用戶多樣化的社交需求,通過平臺來維護關系,建立關系網絡,沉淀深度關系鏈。因此,用戶在Soul上累積社交資產也讓其不愿意遷移其他平臺,這也在讓Soul保持了較高的用戶粘性,數據顯示,2021年3月,Soul 的日均DAU打開次數為24次,為行業最高。用戶平均每天在Soul的移動應用上花費約40分鐘,超過了中國幾乎所有其他非即時通訊為中心的社交網絡移動應用。最后,回到社交平臺幫助用戶沉淀關系本身。一般來說,陌生人約會軟件建立的關系屬性相對單一,基本上為男性、女性間的1V1關系。而在Soul,基于興趣的社交網絡屬性使得關系的沉淀更加多元化,不局限于單純兩性間的1V1關系,一對多、多對多關系同樣普遍。以靈子為例,她在Soul上不僅獲得了個人價值的認可,也收獲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表示:“我其實是比較悶的一個人,卻在Soul上遇到了一群有趣的人,她們經常會寄一些書信給我,這個事情讓我覺得非常可貴。”現在,她還會在Soul上經常和朋友們通信,聊一些學習性、專業性和一起去哪里走走玩玩的話題。由此可見,其實Soul和陌生人社交軟件并不在一個賽道之中,它是一個相對開放式的生態,其基于興趣圖譜建立并沉淀深度關系,將游戲化玩法加入產品設計之中,打破地理位置局限和現實關系圈層,為年輕人提供一種新型的社交打開方式。但是,興趣社交多元化的內容,其實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產品,可以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但另一方面,極其考驗年輕人的耐心,在Soul 上面幾乎找不到其他傳統社交App的影子,它的使用有一定的門檻。新手初次使用時,可能會因為其功能眾多,導致用起來摸不著頭腦。小羽表示:“剛開始用Soul的時候,怎么開始聊天我還研究了半天,我都不知道群聊派對這些是什么東西,它不是個社交軟件嗎,玩起來功能這么復雜?!?/section>
Z世代想要的社交故事是什么
社交是人永恒的需求,但不同年齡人群的社交需求有不同特征。Z世代的崛起,向社交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社交行業格局的改變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不少業內人士向陸玖財經表示:“雖然目前微信和QQ穩坐社交賽道的頭部交椅,但是經歷了初期用戶基數高速增長之后,如今已經呈現基本飽和的狀態,并且逐漸變成了類似Facebook的線下關系的線上映射,而陌生人社交賽道,也因低質量用戶的污言穢語等不良行為,影響平臺氛圍,未來國內很有可能會出現一個新的社交生態。”下一代社交網絡的形態究竟是什么?從近來的風向中也許可以窺見一斑。去年下半年,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帶領臉書 all in 元宇宙,并預測在未來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工作、社交和娛樂后,元宇宙已被視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的下一站,市面上迅速掀起了元宇宙社交熱。在國內,百度上線元宇宙社交產品“希壤”、天下秀推出元宇宙社交產品“虹宇宙”,據媒體報道,字節跳動也正在測試一款名為“派對島”的元宇宙社交APP”。站在現在的節點回看這場社交“風暴”,自去年3月初便提出構建社交元宇宙的Soul似乎也點燃了那把火。社交元宇宙的本質,就是一個與現實與現實融合的世界。人們進入到這個全新的空間之后,可以打造全新的人設,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世界里,人們有創造更多可能的機會。有觀點認為,社交元宇宙需要具有虛擬化身、社交資產、沉浸感等要素。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一直探索新型社交網絡的Soul來說,提出構建社交元宇宙看起來更像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例如,進入 Soul ,用戶就可以使用平臺提供的工具創造屬于自己的虛擬形象,配合自我設定的標簽,重新構建虛擬化身。這個虛擬化身,擺脫了現實因素的束縛,給了“社恐人”很大的安全感。憑借這個虛擬化身,用戶可以在 Soul 的各種社交場景中,與他人交互。值得一提的是,Soul還在平臺中加入游戲化的玩法,推出了寵物星球、群聊派對、Soul 狼人等多元的場景和功能,讓用戶在玩的過程中,更好地融入平臺本身,享受身臨其境的共同體驗,進一步加深平臺沉浸感和趣味性。未來,如果Soul進一步通過AR、VR等技術手段的迭代產品,平臺的整體沉浸感或將再度提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社交產品,社交永遠有新故事。在校大學生小劉表示:“目前主要在用的社交app,基本上都是我在學生時代開始玩的,所以每個app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現實中的親朋好友。對于一個二刺螈來說,在摻雜著三次元社交的世界里,面臨隨時可能會社死的風險,但是Soul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純粹的、由我自己創造的星球,在這里,我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還能找到和我興趣相投的伙伴?!?/section>已然強勢崛起的Z世代也許會帶來一個全新的社交時代,在社交行業經歷洗牌之后,誰最后能坐在牌桌上,還需要等時間來檢驗。
關鍵詞:
社交網絡
屬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