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重慶市渝中區紀委監委消息,第三方支付機構重慶城市通卡支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慶通卡”)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成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重慶通卡第一大股東為重慶城市交通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重慶交投”),持股比例為95.42%,二股東為重慶南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重慶交投全資孫公司),持股比例為4.58%。
重慶交投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國資委,主要負責重慶市公共交通一體化建設,包含公交、軌道、樞紐、鐵路等不同板塊。作為重慶交投旗子公司,重慶通卡在劃分上屬于國有企業,其負責人自然也為國企干部。
公開資料顯示,重慶通卡成立于2001年,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重慶通卡于2003年開始發卡,2005年成為重慶市政府授權的“城市一卡通”運營企業,2006年成為重慶市政府掛牌的公交線路票務結算中心。2010年重慶通卡進行重組,整合重慶軌道交通IC卡業務,實現對重慶城市公共交通應用的全覆蓋,并成為重慶市政府通過市財政購買交通服務的數據統計中心。
2012年,重慶通卡正式獲發支付牌照,獲準在重慶市范圍內開展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今年6月,重慶通卡順利通過支付牌照的二次續展。在人民銀行行政處罰記錄上,重慶通卡只于2015年12月被罰3萬元。
在主營業務方面,重慶通卡主要以“宜居暢通卡”為載體,為重慶交投下屬交通運營企業和重慶周邊區縣的交通運營服務主體提供統一的交通票務支付結算服務。此外,重慶通卡還服務于重慶本地大型企業、高校、公業園區、社區等,提供一系列基于智能IC卡管理服務方案。
受合規壓力、政策因素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預付卡行業發展每況愈下,地方性機構尤為如此,“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似乎成為該行業的常態??v觀目前68家退場的支付機構,大部分均為地方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機構。而一些在地方擁有特定行業資源的國有預付卡企業,或許會成為該細分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亮點。目前,重慶通卡是重慶地區最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