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第五輪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廈門銀行力爭“做大零售、做強對公、做深兩岸、做優資金”,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作者:董云峰
(相關資料圖)
編輯:葉冬
在商業的世界里,大而強往往理所應當,小而美很難。
作為一門經營風險的生意,金融行業的規模效應并不那么絕對,于是金融機構可能會出現大而不強的情形,反過來,小而美也就成了可能。
以金融業發展高度成熟的美國為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以硅谷銀行、華美銀行等為代表的中小銀行,憑借鮮明的經營特色和良好的盈利能力,估值長期位于行業領先位置。
在中國銀行業,小而美同樣在逐漸成為現實。相比四大行,招行、興業算得上小而美;與這些全國性銀行相比,一些優質的地方城商行、農商行,也在朝著小而美的方向穩步前進。
廈門銀行就是一個樣本。
8月末,廈門銀行公布2022年中報:總資產規模跨上3500億新臺階,營收、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非息收入同比增幅90.76%;資產質量穩中向好,不良率維持低位,撥備覆蓋率維持高位,風險抵補能力在上市城商行中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01
對公業務穩定增長
作為全行的“壓艙石”,廈門銀行圍繞戰略客戶、機構客戶、中小企業、臺商企業等目標客群,制定差異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不斷完善產品和渠道建設,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通過加強客戶綜合經營,優化負債結構,廈門銀行在上半年實現了對公資產負債的穩定增長。截至6月末,該行公司客戶存款余額(不含保證金存款和其他存款)1356.63億元,增幅 20.14%。
另一方面,廈門銀行堅持“穩總量、擴增量”的工作導向,加快已授信貸款的信貸投放,積極挖掘新的項目儲備,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截至6月末,該行貸款總額1847.20億元,其中企業貸款總額為988.1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44%,占比53%。
小微金融是廈門銀行的重要特色之一。自成立以來,該行將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作為踐行社會責任和加快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構建起“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培育了一批忠誠度高、信譽良好的小微企業客戶群體,普惠小微貸款增速持續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
截至6月末,廈門銀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83.30億元,較年初增長8.77%;普惠小微戶數1.94萬戶,較年初增長1318戶,完成兩增兩控任務,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246.07億元,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底降低0.25個百分點。
交易銀行是廈門銀行對公業務的另一張王牌。上半年,該行以提升產品綜合服務內涵與提高客戶黏性為導向,通過定制經營、產品創新等方式,全面深化交易銀行客戶綜合經營,推進交易銀行業務從“以產品為中心”到 “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
圍繞資金結算場景,廈門銀行深度挖掘政府機構類、大型集團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不同層次客戶需求,實現現金管理產品和渠道功能靈活組合。截至6月末,該行現金管理客戶數及交易量增長顯著,同比增幅分別為 41.71%、25.62%。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廈門銀行通過外部合作與聯合共建機制,賦能產品創新,上半年國內貿易融資業務量同比提升 45.77%,國內貿易融資客戶數同比提升27.44%。
在跨境金融方面,廈門銀行已與境內外300余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所有分行均已開通跨境業務資質,跨境金融業務實現量與質都站上一個新臺階,上半年國際結算量同比增長 88.70%,跨境貿融業務量同比大幅增長 38.59%,跨境金融客戶數同比提升 25.68%。
同時,廈門銀行響應“金融服務實體”國家戰略,強化對“專精特新”、綠色金融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上半年,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175.62億元,專精特新、高新技術、科技小巨人等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48.45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較年初增幅超過53%。
02
大零售風生水起
根據第五輪三年發展戰略規劃,廈門銀行力爭“做大零售、做強對公、做深兩岸、做優資金”,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零售業務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于廈門銀行而言,做大零售是開啟第二發展曲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之舉。
2022年上半年,廈門銀行圍繞新三年戰略規劃和大零售戰略轉型年度戰略項目,以客戶分層經營為重點,構建特色化產品體系,推進差異化營銷服務,提升渠道能力,持續打造具有品牌美譽度和客戶體驗度的零售精品銀行。
立足客戶分層經營,廈門銀行遵循做大做實大眾客戶、做透做深財富客戶、做活做精信貸客戶的經營策略,打造精準營銷模式,強化專業運營,實現拓寬獲客來源、改善客群結構的目標。截至6 月末,該行擁有零售客戶230.59萬戶,較上年增長10.21萬戶,其中有效零售財富管理客戶數超過14萬戶,較上年增長8.30%。
與此同時,廈門銀行依托全生命周期客戶經營策略設計,以手機銀行為主要運營渠道,完善大眾客戶促活留存、交叉銷售經營體系,不斷夯實零售客戶基礎。截至6月末,本年新客戶基礎戶轉化率 71.94%,較上年同期增長6.6個百分點,新客質量顯著提升。
當下,大財富管理是零售銀行的必爭之地。廈門銀行堅持建設開放式產品平臺,拓展代銷機構和產品種類,在完成固收、混合、權益、保險保障等全產品線覆蓋的基礎上,繼續升級財富管理產品貨架,保持市場競爭力。
上半年,該行新引入根據客戶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定制的 FOF 產品,開創凈值模式下產品定制方式的先河;引入3只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補充現金管理類產品供給,彌補周期型產品的空白,進一步滿足客戶多元化、一站式投資需求。
據披露,截至6月末,廈門銀行代銷銀行及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余額超過180億元,較年初增長57.49億元,增幅45.70%,創造規模新高點,代銷理財余額首次超過自營理財余額,初步實現了開放式產品平臺的建設目標。
在零售信貸方面,上半年廈門銀行持續優化住房、消費和經營性貸款共同發展的貸款產品體系,零售貸款業務呈現規模增長、結構優化、資產質量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截至6月末,該行個人貸款規模693.93億元,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合計占比55.85%,較上年末提升3.66個百分點。
具體到信用卡業務,廈門銀行迭代發行“玩美女生聯名卡”,將權益活動的主場景從外賣、美食等餐飲領域擴大到美容、麗人等女性消費場景;圍繞商超、電商618、線下商圈等場景,開展特色營銷活動,優化用卡生態和權益場景,增強客戶粘性及活性。6月末,信用卡透支余額達到17.68億元,生息資產余額占比達到40%,信用卡活躍戶增幅達到11%。
03
數字化銜枚疾進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數字化則是必答題。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今年初,央行出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銀保監會公開印發《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吹響了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沖鋒號。
近年來,廈門銀行扎實推進金融數字化行動,持續以科技促進生產力提升。上半年,該行業務數據挖掘應用機制有效運行,持續從客戶、產品、渠道等方面進行數據挖掘探索、尋找新客獲取和存客提升的業務機會,推動數據資產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從零售來看,廈門銀行以提升“智能風控、精準營銷、客戶服務”三大核心能力為主線,全面推進零售業務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科技支撐和服務能力。
在“信貸工廠1.0”的基礎上,廈門銀行啟動“信貸工廠2.0”升級項目,加速推動零售信貸業務的貸前、貸中、貸后等全流程的線上化和標準化,同時豐富完善風險監測體系,細化風險監控報表及監控維度,保證資產質量安全。
在移動端,廈門銀行完成手機銀行渠道貸款自助支用功能、數字人民幣基礎功能及紅包模塊、信用卡消費支付等功能上線,同時加強手機銀行內容運營,開展理財、信用卡、促活等定向客群 APP 推動,低成本對客營銷促交易。截至6月末,該行手機銀行簽約用戶106.44萬,較年初凈增 9.16萬,上半年月均活躍客戶數較去年同期提升24.96%,線上渠道交易率達到93.51%。
從對公來看,廈門銀行推進對公客戶營銷與管理平臺建設,打造對公經營中臺新理念,基于數據驅動,公司業務板塊實現精細化客戶管理、精準化營銷管理、標準化產品管理、高效化工作管理,真正做到數據的可見、可用。目前該平臺正在有序建設中,預計年內可投產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廈門銀行與廈門創翼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綠色供應鏈金融”項目,在入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后,已實現了兩個場景的落地,分別為中國移動ICT場景和國網電e貸場景,分別打造了“通訊+金融”與“電力+金融”的兩項服務新模式。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廈門銀行在機制方面的變革。上半年,該行完善科技派駐制度,在派駐團隊增設BA(業務分析師)、SA(系統分析師)等重點崗位,有效支持業務產品創新快速落地;同時將資源配給權限前移至業務條線,構建各條線內的科技資源排布機制及業務需求優先級排布規則,促進業技深度融合,全面賦能前端業務。
展望未來,廈門銀行將以“打造價值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商”為戰略愿景,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和潛在市場,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發展差異化和特色化經營,實現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