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宿做一次專業的烘焙、舉辦一場親近自然的會議、觀賞一場非遺民俗表演……鄉村旅游越發火熱的今天,更多新鮮特別的體驗在南京江寧秣陵的鄉村里成為可能。近年來,秣陵鄉村蓬勃發展,民宿村、民俗村、會務綜合體……鄉村本色與特色相映成趣,差異互補,協同聯動,一幅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鄉村全域旅游魅力畫卷正在秣陵徐徐展開。
“音響設備、投影儀一切正常,席卡也都擺好了。”“茶歇的擺盤還可以再琢磨一下,看看怎么樣更精致一點。”——2500平方米的菜塘大禮堂里,工作人員正緊張忙碌著,這是他們今天籌備的第三場大型會務活動。菜塘田園在誕生之初就走上了“會務+”的路子,堅持以會務經濟帶動配套產業的發展,順著這條路,菜塘越走越順——從最開始的街道、區里開會,到現在的市里、省里,乃至民營企業都愿意來開會。如今,到菜塘辦一場會議成了一種“新時尚”,許多體驗過的人都說:“會議配備都是專業、高水準的,沒想到在山水田園里還有這么‘高大上’的會場,大會也能‘扛得住’。”
2021年底,菜塘大禮堂入選2022-2023年度省、市級機關單位會議定點場所,來這里舉辦會議的單位也越來越多。秣陵街道田園辦主任孫靜告訴記者:“會議的客流量幾乎提升了50%以上,最多的時候一天好幾場。從去年5月到現在,雖然遭遇了兩次疫情,但我們的總營收還是達到了200萬元以上。”
鄉村里打開的“會場”也為周邊業態送去了高質量客源。在菜塘,酒店、咖啡廳、科技館等休閑產業吸引了不少回頭客。“菜小塘咖啡”的女主人南西說:“我們常常為會議提供茶歇和伴手禮,因為口味和賣相都比較好,許多人都記住了我們品牌,現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可以說70%以上都是愿意做回頭客的‘精準用戶’,剛推出的端午文創禮盒一下子就賣完了。”
“最近我們發現有一些周邊村莊的農戶來我們菜塘的場地售賣農產品,這個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個現象,很有煙火氣。后期我們會在周邊農戶的扶持上再下功夫。”孫靜介紹,作為鄉村旅游的載體,不僅為周邊村民提供了50余個就業崗位,還免費為農戶們的農產品銷售提供場地。未來還將聯動江寧區農業農村局“善田江寧”品牌,在村莊內打造“善田江寧”旗艦店,讓客人一站式把“江寧”帶回家。
步行穿過一條馬路,就來到了“鄉伴·蘇家理想村”(下文簡稱“蘇家”)。與菜塘僅一路之隔的蘇家完美詮釋了鄉村文藝慢生活應有的面貌。
村莊不大,但依山傍水,環境清幽。剛走進村子,就看到一只討喜的史賓格犬搖著尾巴歡迎我們的到來,它叫“伊麗”,是村中以美味的西餐與西點為特色的民宿——良竺藝術農場養的小狗。熱愛藝術的女主人祝英昆說:“我享受和每一位客人面對面的交流,也想讓每一位住客覺得這里像家。”客人在這里不僅能享受到美食,還能親自感受烘焙帶來的快樂。
集鄉村文創、休閑度假、自然教育為一體的蘇家,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創業者投身鄉村改造與鄉村生活。蘇家目前共有民宿10家,每家都別具特色:如廣受孩子們喜愛的“一宅一院”、開門即是湖景的“原舍·平湖”、以美味私房菜為賣點的“人生何”……滿足了游客“住下來”的度假需求,而咖啡館、皮劃艇、文創街區等12家休閑業態,也讓客人“玩”的體驗更加多元小資。正值端午佳節,蘇家民宿預訂火爆,一房難求,“一周前所有房間都預訂空了,和五一一樣火,我們真是忙并快樂著。”原舍·平湖的店長端晨晨告訴記者。
“蘇家是江寧鄉村里較早做精品民宿的,業態目前雖然已經比較豐富,但我們依然還需要成長。”蘇家理想村的負責人介紹,當下露營火爆,蘇家正在打造一個名為“露營地”的休閑旅游品牌,引進以及配套設施的升級,讓專業化、高品質的露營活動成為新的熱點。同時,蘇家還將和菜塘繼續交換共享文旅資源,通過“工作日經濟”與“周末經濟”的互補,打造“全時段”的輕生活“樣板間”。
民俗文化:
當自然風光遇上“傳統裝扮”
波斯菊悄然盛放,開得嬌俏;婉約的睡蓮或開或合,安靜卻濃烈;大片大片的百合花海在風中泛起香浪,惹人迷醉……正值初夏,觀音殿再次迎來了賞花的好時刻?;ㄊ怯^音殿的“門面”,走在村子里隨手一拍,便是一張“大片”。
走進村子,各類民俗小店鱗次櫛比,這間做竹編,那間炒雨花茶;這邊在收割艾草,那邊在縫中醫香囊……一批熱情的民俗愛好者在此安營扎寨。2016年,秣陵街道綜合考量,以村莊原始自然肌理和風貌特色為基礎,著力打造一個非遺民俗鄉村市集。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后,名氣越來越大,游客也越來越多,被譽為“最富煙火氣的非遺民俗文化村”。今年春節,“沈小姐的小院”開展的“重回漢唐”漢服體驗活動,反響熱烈,讓更多游客記住了這個充滿傳統美韻的村莊。在端午節期間,這里還開展了割艾草、縫“艾虎”等更多文化體驗活動。
秣陵街道旅游辦主任姜孝敏子說:“鄉村旅游不只是吃吃農家樂,要改變人們的刻板印象,打破‘土基調’,打出‘高格調’才能吸引更多人。”這個想法正在被實現,隨著一批年輕創業者的加入,觀音殿誕生了許多“網紅打卡點”。
“有人說我們家左手是陽春白雪,右手是人間煙火。”穿過一片菜田走進“有間艾舍”咖啡館,女主人吳艷麗正在為客人泡咖啡,忙得抬不起頭。年輕的客人正敲著筆記本,窗外是一大片菜地和花田,這樣的場景竟撞出了一些詩意。“我們把傳統的艾草文化和咖啡這種年輕化的消費品融合在一起,很受年輕人歡迎,外面的菜園還能提供采摘,客人采摘的艾草和薄荷我們現場就能調制成飲料。”
讓更多年輕人愛上鄉村依然是觀音殿目前的發展目標。據悉,觀音殿正在打造名為“花young元山·非遺聚落”的大型展廳,將具有吸引力的傳統文化元素集成式展現。未來還將整合更多傳統文化資源,舉辦有影響力、有特色的非遺文化節。
“美麗鄉村的打造是長期的,鄉村一直美麗需要‘造血功能’,這就需要它有清晰的定位和良性的運營機制,而這些為村莊賦予了不同的性格。”秣陵街道田園辦主任孫靜總結說。為繼續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全域旅游新亮點,秣陵街道將繼續依托特有資源,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打造更多具有獨特“個性”的美麗鄉村典范。